忒有料

三明市“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便更好传承

  这几天,在泰宁影剧院的舞台上不时会传出高亢的“摩郎腔”,这是泰宁梅林戏剧团演员们正在排练新的剧目《花蕊夫人》,为10月底参加福建省第二十五届戏剧汇演做准备。“我们将全力以赴,让梅林戏这古老的艺术标本在演出中焕发出新光彩。”团长钱学莲说。

  泰宁梅林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泰宁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使之成为泰宁旅游闪亮的文化品牌,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二重唱”。

  除了梅林戏,目前,我市已有永安大腔戏、大田板凳龙、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宁化客家祭祖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宁大源傩舞、沙县肩膀戏等25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宁梅林戏黎秀珍、永安大腔戏熊德钦、邢承榜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永安安贞旌鼓罗立根、将乐西山造纸技术刘仰根、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艺罗显光等13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近日,南词、木活字印刷术、板凳龙等又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上申报省级项目。我市作为传统文化积淀丰富的地区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一大批源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得以“活化”,并且传承和光大。

  泰宁梅林戏:古老艺术标本至今传唱

  “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这民谣里唱的,就是泰宁梅林戏。多年来,梅林戏剧团一直致力于梅林戏的保护与传承,不断挖掘和创作梅林戏特色剧目。《贬官记》、《关公怒》、《求骗记》、《刘二婶回村》、《苦果》、《金湖之恋》、《冤家》、《雷锋之歌》等剧目在国家和福建省戏剧汇演中分别获得多种奖项。

  “梅林戏可说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相结合的古老艺术标本。”钱学莲说,梅林戏俗称土戏,源于清乾隆年间,是徽剧与当地民间小调融合而成的新剧种,已有200多年历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审美价值,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林戏唱腔优美,表演粗犷,角色行当全、分工细,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表演中有提线木偶的动作,还有“变脸”“耍叉”“下高台”等传统特技。

  解放前,梅林戏班濒临消亡。为抢救梅林戏,泰宁县于1960年成立了梅林剧团,剧团成立后挖掘了许多散落民间的梅林戏曲调。

  如何让古老的梅林戏继续传唱 钱学莲说,要传承就要出好戏,出好戏的前提就是要有优秀的人才。因而,泰宁梅林戏剧团在“育人才、留人才”上下大力气,选送了好几批有潜力的演员到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剧团学习。为了能让传承班学员有更好、更为系统的培训,传承人黎秀珍将梅林戏的音乐、道白、表演、特色剧目等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及传授工作。

  为解决山区小县剧团招生困难、人才难进、传承保护压力大的局面,戏剧团于2008年与金湖旅专合作,从江西新招学员16名,以团带班的培训方式,开展文化与戏剧基础的培训,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年轻演员,解决了剧团演员传承问题。同时,采用“以团带班”模式,和泰宁县艺校联合培养新生戏曲力量,解决了后继乏人的困境。

  2010年“6·18”特大洪灾发生后,泰宁梅林戏剧团金湖风情演艺馆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演出。泰宁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26万元对古戏台进行维修和改造升级,并更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林戏展示中心”,为梅林戏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传播平台。剧团精心编排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剧目,如《梅林谣》、《看大戏》等民俗表演,适应各个层面的群众,借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把梅林戏带到全国各地。

  三元龙船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后门杉树几千哟年,请得鲁班来造船,造得龙船水上跑,划船的第子哟保平安,嗬呀嗬……”9月4日上午,提到三明民歌,三明原住民林正棠张口就唱了两句《龙船歌》。在2009年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龙船歌》是三明市区传承比较好的一首民歌。

  久居三明的人都知道,若未遇恶劣天气,逢端午必有龙舟赛。而龙舟赛中的一大亮点就是龙舟初下河时,有一套包括唱《龙船歌》的龙舟下水仪式。龙船头上坐一打鼓者、唢呐手,20多名划桨手,船尾还有一舵手,服装整齐,歌声嘹亮,边划桨边唱,动作整齐,鼓点击下,歌曲引导唱出《龙船歌》。

  66岁的的林正棠是三元区城南村人,是三元龙舟表演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龙船歌》歌声雄浑高亢,气势宏大,表达了村民们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2010年4月,他和三元民俗文化理事会的几个成员一起修改、整理收集来的传统《龙船歌》,并讨论增加了新的内容,经整理的《龙船歌》歌词共有100多段。“我八九岁就开始唱三明民歌了,听爷爷辈的人唱着唱着也就跟着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人还是围着唱的,现在倒是只有端午前才能召集龙舟表演队28人左右一起唱。”林正棠家住城南村桂龙坊,每逢端午节前,林正棠就召集大家一起练歌,那段时间里,村里常常能听到《龙船歌》,而其他村民也会不自觉地被歌声吸引,学着哼上几句。但是节日一过,要看到十几个人一起唱山歌就难了。

  面对民歌的传承面临失传的危险,梅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黄松涛表示,山歌、民歌多为口头创作、口口相传,许多老一辈人因年龄问题,已经记不全歌词了。还有一些老人不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和真正目的,有人把民歌抄本当成了私人宝贝,误以为放在家里就是传承。

  此外,民歌的传唱还有一个难题,收集到的三明民歌手抄本有歌词却没有歌谱,老一辈人哼唱的有时就是表达一种旋律,难以记录。只能再请一些会唱的本地人哼唱,然后通过录音笔等录制保存。黄松涛说,收集民歌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对于非赢利性的协会而言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民歌传承断层现象,林正棠说,在他们村 60岁以上的人能把一首民歌唱全,50岁左右的只会10段左右,40岁的能唱两三段已经不错了,更年轻的就不用提了。“为了不让民歌消失,我们用文字和唱片的形式传承下去,这样的vcd片现在刻了15片,听过的三明人都很喜欢。”采访中,林正棠高兴地拿出一本《龙船歌》的印刷本和一张刻有三明民歌的vcd片。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700年绝活的传承

  按修族谱跨越的年份推算,至少要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下一个修订族谱的繁荣期。木活字印刷这一手工技艺在宁化已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面临失传的危机,而“文林堂”的邱志强师徒俩苦苦支撑着这延续700多年的绝活,他们是宁化仅有仍在从事木活字印刷的匠人。

  34岁的邱志强,随父学习木活字技艺已有19个年头,传到他是第四代。现用的“文林堂”堂号,有100多年历史,家里存有木活字近10万枚。“宁化木活字之所以得到传承,基本上是依赖修订姓氏族谱。”邱志强说,“宁化编印族谱最近一次鼎盛时期是1988年至1995年,包括宁化周边的清流、明溪、长汀等地也有人到处请艺匠为自己的姓氏修族谱。”

  他的父亲邱炉明赶上这段好时光。改革开放后,宁化各姓氏修谱如雨后春笋,邱炉明带了20多个徒弟分三路出击,在宁化的曹坊、治平及周边的长汀、连城一带从事“谱活”,赚了一些钱。

  可惜的是,近年来,随着电脑刻印业的发达,许多人图快捷经济,使用电脑铅印印刷,手工木活字印刷业渐趋沉寂。只有少数对族谱质量要求严格的家族,才邀请艺人修印族谱。艺人招收学徒也成问题,这项技艺必须自小习练,年轻人多数耐不住乡村寂寞和清苦,没有能干足三个月的。

  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机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三明市政府公布第三批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名列其中。这些给这项古老的技艺似乎带来一缕曙光。

  但令人担忧的是,虽然宁化木活字眼下有转向工艺品制作的趋向,但量小且市场空间小,难成气候。况且,木活字印刷这个技术活,也很枯燥累人,加之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钻研这一传统技艺,缺少实际利益,很难维持下去。因此,后继乏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邱志强仍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培养我的两个孩子接班,以家族的名义让‘文林堂’延续下去。即使没市场,我也会找个弟子,倒贴钱也要传下去。”

  为了让这些活跃在我市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化传承”,今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通过调查,掌握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精心筛选重点项目推荐上报,进一步促进了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并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遗保护部门积极支持民间艺人传承活动。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并重,积极引进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扶持将乐西山造纸、龙池古砚制作、客家擂茶、永安贡席制作等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更多人投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产业。此外,通过创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活动,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已有8个乡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