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名单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都有谁

1个回答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科技是不然存在的,最近2019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名单,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都有谁?

2019未来科学大奖

北京9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原春琳)今天,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王小云成为未来科学大奖设立4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女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等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借鉴了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知名科学奖项的经验,同时也做了创新。比如,在捐赠模式上,其他奖项多由一个家族或个人捐赠,未来科学大奖每项奖项由4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 王贻芳、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9未来科学大奖

王贻芳、陆锦标则因为在实验中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而获得了“物质科学奖”。

中微子是一种在核衰变与核反应中释放的一种具有及其微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本世纪初,日本与加拿大的科学家发现已知三种中微子之间的两种相互转化的现象(或振荡),标志中微子具有不为零的质量与存在超出当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相互作用,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理论上存在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却更为有趣,因为它预示着中微子振荡具有CP破坏的性质。但在本世纪的前十年,物理学家认为第三种振荡可能非常微弱,甚至不存在。尽管如此,中国、法国、韩国、美国的粒子物理实验家都提出了实验方案,开展了一场高水平的科学竞赛。

王贻芳和陆锦标发现高功率的中国大亚湾核电站作为反电子中微子源并配合周边的山脉作为地下实验室的屏蔽是世界上最佳的实验场所。他们组织并领导合作组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包括设计和研制全同的探测器模块来消除系统误差、发展化学上极其稳定的钆掺杂有机液态闪烁体、和高灵敏度的宇宙线甄别探测系统,使得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具世界最高灵敏度。2012年3月,王贻芳和陆锦标代表大亚湾国际合作组宣布首次探测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一个月之后,韩国的RENO实验证实了这个发现。

第三种中微子振荡的确立为未来中微子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新一代的国际中微子实验,包括测量三种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以及中微子CP破坏的实验计划都是根据大亚湾实验的结果进行设计的。王贻芳和陆锦标的实验发现将对未来粒子物理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9未来科学大奖

王小云则是因为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而获得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19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为大中华区科学发展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今年是未来科学大奖的第4个年头,此前已3次评奖,有12人获奖,分别是——

生命科学奖:卢煜明(2016年)、施一公(2017年),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2018年);

物质科学奖:薛其坤(2016年)、潘建伟(2017年)、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2018年)。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许晨阳(2017年)、林本坚(2018年)。

原文标题——【贡献】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名单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都有谁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