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那么高,为什么吸收存款的难度系数很大?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47630772657586440/
事实上,不只民营银行,传统城商行也是如此,利率设的高高的,但是存款却是少少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金融业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金融业的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金融业一方面充斥着风险,一方面涉及老百姓全家的资金。老百姓在选择去哪家银行存款时,除了考虑利率,还会考虑银行的品牌号召力。银行的品牌号召力是决定其能否获得老百姓存款的关键因素。
品牌号召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资产规模大小。即使五大行服务再不如人意,依然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户来存款。这些客户就是被银行的品牌号召力吸引而来的。
大者恒大,银行规模越大,品牌号召力越强。相反,规模越小,品牌号召力越弱,存款的客户也就越少。
二、小银行资源少
大银行的股东背景会给银行带来很多存款资源。这些都是小银行所无法改变的现状。
很多地市的退休金都是在工商进行发放,很多地市的公积金都是在建设银行,社保基金都是在交通银行,农村的很多补偿款都是在农业银行。这些存款都是那些小银行想得而不可能得到的。
城商行的资源就是依托于当地的市财政,民营银行只能依托于自身的股东。两家发展最好的民营银行就是这样的路子,网商银行靠阿里,微众银行靠腾讯。
股东的强弱决定了民营银行的强弱。
三、小银行营业范围窄
营业范围不仅包括被监管机构允许的营业资格,还包括营业网点的布局。
民营银行的营业范围:吸收公众、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以及票据、债券、外汇、银行卡等业务。
下图是工商银行的营业范围:
从项目上来说,工商银行就要多余民营银行。民营银行能做的业务少,就很难吸引到客户,也很难留住客户。
民营银行的网点也被要求一行一店。民营银行只能依托于互联网。这也提高了客户的进入难度。
监管机构给民营银行的定位就是普惠金融,不能越轨,所以做出了很多的限制。
总结:
民营银行想要靠以前银行那样粗放式提高存款利率就获得存款已经是不现实的了。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不提高存款利率,面临的境遇会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