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为什么喜欢称呼隋朝以前的皇帝都是xx帝,而从唐以后,都是习惯称xx祖xx宗呢?


1个回答

在对古代皇帝的称呼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称呼谥号,例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等;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则大多称呼庙号,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梁太祖朱温、宋太祖赵匡胤;明清时期的皇帝则大多称呼年号,例如洪武帝朱元璋、永乐帝朱棣、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了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发展变化的影响。

谥号:唐朝以后谥号失去原本作用,相似度极高、字数极多的谥号称呼困难

所谓谥号,主要是指君王去世之后,后人根据其生前功过而给予评价的称号,具有对君王盖棺定论的作用。谥号制度最初起源于西周,大约到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便已经较为普及,周王室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沿袭谥法制度。

△秦始皇曾短暂废除谥号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宣布废除谥法,不许后代臣子评价自己,而这也造成了秦始皇独一无二的称呼——始皇帝。因此,谥号在秦朝时期得以废弃,直到西汉之后才再度恢复。

早期的谥号制度其实只有“美谥”和“平谥”两种,直到周厉王时期,由于在位期间频施暴政,因此谥号被定为“厉”,此后则开始出现“恶谥”这种谥法。而在谥法之中,“美谥”、“平谥”和“恶谥”通常都有固定的字库,例如美谥主要有庄、武、文、宣、惠、明、睿、康、景、懿等字,平谥有怀、悼、哀、闵、思、殇、愍等字,恶谥则有厉、灵、炀、荒、幽等字。

△唐高宗以后谥号失去盖棺定论的作用

然而到了唐高宗时期,谥号的性质开始发生了改变,原本对君王有盖棺定论作用的谥号,开始逐渐沦为了帝王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导致谥法规则发生了极大改变。

先秦时期的谥号通常以单字为主,例如秦穆公、晋文公、魏文侯,汉朝时期的谥号则主要以两字为主,例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而到唐朝以后,开始打破单字、二字、三字谥号规则,唐高宗以后开始出现四字谥号和六字谥号,例如李隆基的谥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元朝除忽必烈的“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六字 谥号外,其余均为四字谥号。而到明清时期,谥号更是多达两位数,例如明朝朱元璋的谥号长达21个字,其余皇帝则均为17字,而清朝皇帝的谥号则大多为21字,甚至还有23字和25字(努尔哈赤)。

△唐朝以前皇帝多用谥号称呼,如汉高祖刘邦

与此同时,由于谥号失去了评价皇帝功过是非的作用,使得唐朝以后的皇帝谥号大多采用“美谥”,这导致皇帝谥号极为相似,再加上长度不断加长,给大家称呼皇帝带来了困难。因此,唐朝以后的皇帝再用谥号称呼,显然已经不太合适。

庙号:三国以前并非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三国以后庙号开始泛滥

庙号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当时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便会被特别追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太庙

最初的庙号其实只有“太、高、世、中”四种,并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其中创基立业者曰“太”,例如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例如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者曰“世”,例如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另说祖乙)。

然而周朝和秦朝时期,庙号制度却被废止,直到汉朝时期才逐渐恢复庙号制度,并就此沿用两年前之久。不过,西汉以后虽然承袭了庙号制度,但初时对于追加庙号仍然遵循了商朝的制度,非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庙号,因此整个西汉也仅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分别是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和中宗刘询;而东汉也仅有三位皇帝有庙号,分别是世祖刘秀、显宗刘庄和肃宗刘炟(穆宗刘肇、敬宗刘保在汉献帝时被取消)。

△三国以后庙号开始泛滥

庙号自三国时期开始泛滥,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被推翻的皇帝外,绝大部分皇帝都开始拥有庙号,其中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如唐高祖、宋太祖,此外一般称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清时期属于例外)。不过,三国魏晋南北朝,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祖”字在庙号中呈现泛滥趋势。

此外,虽然庙号的选字不参照谥法,但同样有褒贬之分,且有一定规律可循,大致如下:

  • 开国皇帝:太祖、高祖,此外还有烈祖(基业有限、割据一方)

  • 强国之君:太宗、圣祖

  • 守成之主:世宗(也指继承世系传承发生偏移)、哲宗、兴宗、成宗

  • 明君贤主:仁宗、圣宗、孝宗、睿宗

  • 中兴之主:世祖

  • 世系偏移:代宗、世宗(部分)

  • 功业不足、有功有过:宪宗、宣宗

  • 明褒实贬:神宗

  • 懦弱之主:宁宗

  • 遭遇动乱、被迫逃亡:德宗、英宗

  • 由盛转衰:高宗

  • 文弱无能:文宗

  • 偏好武力:武宗

  • 过渡君主:度宗、定宗

  • 在位短暂:穆宗、光宗

  • 昏庸腐朽:熹宗

  • 亡国之君:哀宗、思宗

  • 无法定义:玄宗、真宗、理宗、道宗

△称呼唐朝以后皇帝多用庙号,如唐太宗李世民

如上所述,由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较为混乱,要么有的帝王没有,要么庙号不合规则,因此以庙号来称呼帝王并不准确,而唐朝以后庙号规则已经相对较为完善,且一定程度取代了谥号的褒贬之意,因此唐朝以后的皇帝普遍以庙号称呼。

年号:明清以后具备唯一性,称呼皇帝可用庙号,也可使用年号

年号是我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用来表示年份,例如洪武元年、正统十四年、康熙八年之类。同时,年号也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这被称为“奉正朔”。

△汉武帝首创年号

相较于谥号和庙号,年号出现的较晚,先秦至汉初时均无年号之说,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才开始首创,并逐渐形成制度,并一直延续至近代民国时期。年号一般为两字,但也有个别皇帝采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年号,例如武则天的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

明清以前,帝王一旦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扰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改年号。因此,明清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间,通常会使用多个年号,有的甚至达到十几个,例如唐高宗李治使用的年号便多达14个,有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使用年号多达14个

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开始采用一世一元制,也就是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复辟政变者除外,如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年号为正统,夺门之变重新复位后使用年号天顺)。这种年号的变化,使得年号和皇帝也对应了起来,拥有了唯一性。

因此,后世称呼明清两代皇帝也可以使用年号,这就使得我们称呼明清两代皇帝采用了庙号和年号混用的方式。例如我们可以称朱元璋为明太祖,也可以称洪武帝;称朱棣可以用明成祖、也可以用永乐帝,称爱新觉罗·玄烨可以用清圣祖、也可以用康熙帝。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