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庄墨韩为什么要把文坛衣钵传给范闲?范闲又为什么原谅?
其实,在电视剧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海棠朵朵说的“文道传承,唯心而已”。
额,不明白,那说的再直白一点 那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样够直白了吧?
说到底,庄墨韩到底还是个文人,重性情,一辈子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已。
当然,有的人会认为在诗会上面,庄墨韩一心的想着要致范闲于身败名裂之地,怎么就这样的缓和了关系?
这个还是要从范闲和庄墨韩的相聚说起。范闲受肖恩的临终嘱托,来给庄墨韩传个话。正是这次相聚才有了后面的故事。自从范闲在诗会上用自己的“记忆”读出了几百首的好诗之后,庄墨韩已然是心服了。或许是碍于情面才没有在当场跟范闲认个错。
范闲也是年轻气盛,嘴下不留情,当时就指责庄墨韩人品有问题,做不得文坛大家。而之后,庄墨韩潜心的注释范闲“背”的诗,才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和范闲之间的差异。
所以,才有了庄墨韩当面给范闲赔罪一事的发生。能够舍下面皮和身段,面向自己不如的人赔罪,这不亏。
既然范闲恩能够写得出如此多的(你也可以说是背得出)精彩诗句,在庄墨韩的心里面,早已经认定了范闲的才华要高过自己不知道多少番位。
既然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再扛着文坛巨擘的名声已经是窃取了。这对于一向自负的庄墨韩来说是不能忍受的。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庄墨韩会将衣钵传给了范闲。
对于范闲写的诗歌,庄墨韩是羡慕的五体投地。所以,这注释又格外的认真。
另外,庄墨韩还是“央求”范闲不要做一个杀人放火的“浊物”,要品质高洁,要不齿于当杀人越货的一类人才是。
不然的话吗,就是“毁了”这些好诗句。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庄墨韩一生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清高是文人的本性。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庄墨韩在精神领域的追求。追求高尚,也可以解释的通一点儿。
可笑而且可悲的是,范闲也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
没有一句诗歌是范闲自己写就,不知道庄墨韩泉下有知会不会急的自己掀棺材板呢?
说到底,人家庄墨韩和范闲之间并无什么深仇大恨,庄墨韩是为了救自己的弟弟肖恩才和长公主合作的,范闲听到了庄墨韩和长公主的那段对话,范闲深知庄墨韩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站在范闲的角度,范闲早已原谅了庄墨韩。
虽说范闲是背诵的古代各大文豪的诗词,但《庆余年》世界里的所有人俨然不知此事,故而范闲在宴席间“创作”出上百首佳作自然而然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作为文人出身且没有嫉妒之心的庄墨韩当然也会对范闲欣赏有加。
在完成了解救自己弟弟肖恩的夙愿后,庄墨韩便回到了北齐,他开始着手整理注解范闲“创作”的那些诗词,对于庄墨韩来说,这些诗词真的是太美了,毕竟那都是李白、杜甫、孟浩然那般大家的诗作,庄墨韩是一个有度量的文人,他自知自己“输”给了范闲,但其更为范闲能够创作出如此多的佳作感到欣慰。
一个正值当年的年轻人,思想、觉悟、文笔上能有如此境界,庄墨韩怎会不喜,一直以来,庄墨韩被封为文坛传奇,他对荣誉虚名早已看淡,他所渴望的或许正是文坛有朝一日能有一位令人欣慰的后生出现,而范闲的出现契合了他的渴望。
将衣钵传给范闲一方面体现了庄墨韩的大度和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庄墨韩对后世文坛的怀想,庄墨韩发自内心地希望未来的文坛能够复兴下去,庄墨韩更希望未来的文坛能多几位像范闲这样的年轻人。
正所谓“文化是没有国界”的,虽然庄墨韩是北齐人,范闲是庆国人,但庄墨韩看中了范闲,说庄墨韩把衣钵传给了范闲并不是很确切,庄墨韩只是把自己一生对于文学的感悟和经验交给了范闲,庄墨韩觉得只有范闲能“读”懂他的那些“经验”,正所谓“有些曲子要唱给懂得人听”,庄墨韩不把那些他一生总结的“财富”传给范闲还能传给谁呢?
对于庄墨韩所寄予的厚望,范闲又怎能不感动肺腑,只是他可能要令庄墨韩失望了,毕竟他只是一个伪文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