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没有出现之前,如何证明“我爸就是我爸”?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77295818224304398/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且听大狮来答题。
话说有了DNA技术之后,想要鉴定血缘关系变得异常简单和准确,这也导致那些“隔壁老王们”无所遁形。然而,在DNA技术没有出现之前,特别是古代,人们又是如何鉴定血缘关系的呢?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滴血验亲”。
这个办法是古人比较常用的鉴定血缘关系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就是将二人的血滴入水中看其能否融合,若能融合说明有血缘关系,若不能融合则说明二人无血缘关系。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方法并不准确。很多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由于血型相配其血液也能融合。再者这种方法也非常容易做手脚,比如在我们熟悉的一部电视剧《寻秦记》中就清楚介绍了在滴血验亲时做手脚的办法。
与“滴血验亲”异曲同工的一个方法就是“滴骨验亲”。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方已故的情况,具体做法就是将一人的血液滴在逝者的骨头之上,如果血液渗入骨头则说明二人有血缘关系,若不能渗入则二人就没有血缘关系。
实则这种方法也非常不靠谱。我们都知道,人死后随着机体的腐败,骨头就会暴露出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骨骼会随之发生风化并产生很多细小的裂缝。那么,在“滴骨认亲”的时候,血液实则是渗入了这些细小的裂缝之中,跟所谓的血缘关系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古人鉴定亲子关系的时候,多半是靠察言观色和通过线索推理完成的。
比如,西汉时的一桩夺子案。为确定亲子关系,主审官特意让两位“母亲”争夺孩子,并讲明谁抢赢了孩子就是谁的。结果亲生母亲怕伤了孩子不敢用力争夺,眼睁睁看着孩子被假母亲夺取而伤心难过。主审官当然不会如此糊涂断案,实则主审官就是为了看两位“母亲”在争夺孩子过程中的做法和表现,以此为据来判定孩子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结果孩子被判给了不忍争抢的亲生母亲。
当然,在古代通过这种方式判案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官员的经验、能力以及主观判断力等都会影响案情的审理。所以,古代人所使用的这些“血缘鉴定”方法与现代DNA技术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的。不过作为技术不够发达和思想不够开化的古代,古人能够开发出这些方法作为辅助也实属不易了,毕竟社会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