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朱瞻基和朱祁镇的差距说明了子不教父之过吗?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82145563778351373/

1个回答

明宣宗朱瞻基一手缔造了“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而其子明英宗朱祁镇却直接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差点导致立国不足百年的明王朝就此“夭折”。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那么明英宗朱祁镇的所作所为,明宣宗朱瞻基是否负有一定责任呢?

△《大明风华》中的朱瞻基、孙皇后和朱祁镇

朱瞻基虽然无法培养朱祁镇,但却为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36岁。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父子二人虽然缔造了“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但父子两人在位一共也不过十一年,可谓英年早逝。

按理来说,古代人由于成婚、生子较早,36岁去世的朱瞻基并非没有培养皇子的时间,但上天似乎跟大明王朝开了一个玩笑,朱瞻基的前几个孩子竟然全是女儿,直到宣德二年(1427年),皇长子朱祁镇这才出生,此时的朱瞻基已经28岁了,而八年后便去世的朱瞻基,显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培养太子。

不过,上天虽然没有留给朱瞻基培养皇子的时间,但他给朱祁镇留下的“遗产”却极为丰富。历经“仁宣之治”,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处于顶点,不仅吏治清明、国富民强,而且辅臣阵容极为豪华,外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内有太皇太后张氏负责教导,因而朱祁镇继位初期,倒也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三杨”虽是能臣干吏,太皇太后张氏也是贤良淑德,但这几人却均是年事已高,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1443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此时朱祁镇不过刚刚十九岁。

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失去了外臣的辅佐和祖母张氏束缚,立时便放飞了自我。如果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失去约束之后也不过就是为社会增加了一个祸害,可身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旦失去了约束,带来的可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了。

△相较于朱瞻基,孙皇后的教导责任更大

如上所述,朱瞻基并非不想好好教导朱祁镇,而是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再加上张太后和“三杨”先后去世,这才使得朱祁镇失去了约束。如果真要为朱祁镇的教育找个责任人,那么我想也不该是已经驾崩的朱祁镇,而应该是对儿子约束不足的孝恭章皇后孙氏。

朱瞻基虽无教育责任,但对于宦官干政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初期由盛及衰的一个重要事件,而造成这起灾难的关键人物便是大宦官王振。从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限制严格,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王振擅权,宦官之所以会迅速崛起,却与明英宗朱祁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后,皇权虽然得到了极大加强,却也使得皇帝工作量骤然加大,为了应对繁琐的政务,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最初只是类似于皇帝的秘书处或者幕僚,他们负责针对各种事务制定一些可行性建议,然后呈送皇帝拍板决定,之后再交由六部执行。

内阁制度下,内阁拟定的票签被称为“票拟”,皇帝的批阅则被称为“批红”,“票拟、批红”制度便构成了明王朝的最高决策运行机制,而构成内阁与皇帝之间联系的,便是宦官。不过,最初的宦官也仅仅是负责一些呈送、跑腿的体力活而已,而这一情况却在明宣宗手中开始发生改变。

朱瞻基为了保证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尤其是皇帝的私人文件,从而进一步降低皇帝的工作量,于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设立“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内读书,从而打破了朱元璋禁止宦官识字的规定,使得宦官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这一改变,使得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学有所成,甚至能够达到学识通晓古今,拟旨援笔立就。后来,朱瞻基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其中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行“批红”之权,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最终的审核盖印。

明宣宗朱瞻基时,他尚且能够将宦官置于控制之内,可朱祁镇继位时年纪尚幼,对于自小便陪伴照顾自己的宦官王振本就比较亲近和宠信,太皇太后张氏尚且能对王振形成限制,然而当张太后去世,“三杨”又接连去世离朝,王振便失去了限制,凭借皇帝的宠信迅速对外廷形成了压制,进而得以专权。

综上所述,朱瞻基对于朱祁镇的教育责任其实并不大,但对于王振的专权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