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明知接驾耗费巨大,为何还要住在曹家?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92779269098438925/
康熙每次下江南,几乎都住在曹家,皇帝出游,住在大臣的家里,这对大臣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但是皇帝出游,耗费巨大,所拨银两和消耗相差甚远,这让曹家叫苦不叠,心说,康熙可别再来了。
康熙作为精明的皇帝,对情况非常清楚,那为什还要住在曹家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国库空虚,大清朝缺钱。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战争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康熙朝,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
而且我们知道,康熙也打了不少仗,光大仗就有两次,动员全国之力平定三藩打了8年,集全国之力三征噶尔丹。
国家要恢复经济,他采取了轻徭薄赋,税收本来就少,所以国家基本没有积蓄。
明末清初黄河淮河泛滥,崇祯皇帝内外交困顾不上修,顺治朝清兵刚刚入关,百废待兴,也没腾出手来,康熙平定了三藩,噶尔丹的问题也解决了,治理黄河淮河被提上议事日程。康熙治水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资金。
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康熙尽量减少额外开支。他下江南主要是为了勘察并制定治水方案,因此他出游是能省则省,这其中就包括不建行宫,住在曹家。
其次,关系密切,康熙让曹家为自己治水助力。曹玺的媳妇孙氏是康熙的奶妈,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母,康熙下江南来到曹家,曾拉着老太太的手说,这是我的额娘,可见曹家与康熙关系之密切。
由于这种关系,康熙安排曹玺当了江宁织造监督,曹玺死后,他的儿子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再后来这一职务由曹寅的儿子曹颙接任。
江宁织造设在今天的南京,是为皇家提供服装的这么一个机构,管理这么一个机构当然是个肥缺。康熙这样安排,曹家人心知肚明,他们欠康熙的人情。
康熙治水缺钱,想让曹家做点贡献,于是他每次南巡都住曹家,只是象征性给曹家拨点钱,这点钱与康熙花销费用相差甚远。
康熙与曹家关系好,康熙南巡住在曹家,曹家尽些地主之宜也是应该的,所以面对接驾巨大耗费,曹家有苦难言。
再次,重做事,轻反腐,康熙为曹家留足了余地。曹家接驾花空了积蓄,实在没办法就挪用了公款。后来挪用公款的事被人告发,康熙对曹家没做任何处理,只是告诉曹家,快点把挪用的钱还上。
康熙为了做事,可以对贪污之事采取宽容态度。靳辅是治河能臣,但他并不是清官,于成龙和靳辅一起治河期间,两人合不来,于成龙多次弹劾靳辅,但康熙没有向着清官于成龙,而是处处支持靳辅。
为了治河,康熙尽量减少出巡的费用,他住在曹家,让曹家接待,真正目的是让曹家先花钱,不够可以暂借,毕竟曹家背后有个江宁织造局,有地方借钱,只要将来还上就行,并不是为了坑曹家。
至于康熙死后,雍正继位,曹家借的钱仍然没还上,被雍正抄了家,这就不是康熙所能豫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