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为被网民声讨,有合理性吗?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795148716584993031/
蒋大为被声讨,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因为一则访谈,蒋大为与大衣哥朱之文这两个平常并没有什么交集的人,意外被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受到了极高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并不友善,更多的是批评和声讨,而且目标对象集中在蒋大为身上。
其实这件事对蒋大为来说并不公平,因为事情的起因在于蒋大为在某个访谈节目中发表了对于农民歌手的看法,但是从访谈全程看来,蒋大为并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具体针对某一个人,也丝毫没有提及大衣哥,也就说,蒋大为并没有针对大衣哥。
从这个方面看,舆论对蒋大为的声讨并不合理,对蒋大为来说基本上是无妄之灾。“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下来”,这句话基本上可以为这件事定性。
但是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仔细分析这段访谈,你会惊奇地发现,虽然蒋大为并没有具体针对大衣哥,但是似乎打击面更广,因为他批评的是“几个农民歌手”。
但从访谈前半段看,蒋大为的批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并非完全无中生有。因为他说的是有几个农民歌手成名后,出行要求飞机头等舱,酒店要住豪华套房等一系列耍大牌行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所以蒋大为批评的有问题吗?没有!
但是蒋大为在整个访谈中有两个方面确实不妥,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不妥,才会导致蒋大为被舆论声讨。
一是蒋大为在访谈中对“农民歌唱家”进行了完全的否定。
他谈到有人自称农民歌唱家。
首先他认为农民和歌唱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身份,是农民就不能是歌唱家,是歌唱家就不会是农民。这个逻辑有点奇怪了,不说有多错,起码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农民为什么不能是歌唱家?歌唱家为什么不能去种地?虽然说这种情况确实非常罕见,但是现在社会“斜杠”这种现象很常见,“斜杠”就是一个人具有不止一面的才华与本事还有发展方向,而蒋大为对此进行一刀切式的否认,这并不合理。
其次他进一步阐述了农民不能是歌唱家的理由,他说”哪一首歌是你唱的,哪首歌是你创作的“,这意思就是没有原唱,不会创作,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歌唱家。但是是不是唱歌和会不会创作和歌唱得好不好这两者之间并不错在必然联系,这话有失偏颇。
二就是蒋大为的语气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贬低农民一样
蒋大为屡次提及农民歌手,这不是人为划分阶层吗?既然是歌手,再强加个标签并不妥,难不成下次介绍歌手的时候还要说明这是城市歌手、这是农民歌手吗?也许蒋大为并非是瞧不起农民,但是他的语气并不友善,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这就是蒋大为被声讨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纵观整个过程,虽然蒋大为并没有直接针对大衣哥朱之文,但是他的看法有失偏颇,再加上语气并不是很友善的样子,所以尽管蒋大为没有针对朱之文,但被声讨并不委屈,完全是咎由自取。
这两天关于“蒋大为与朱之文”的话题,受到了网民的极大关注。我觉得主要有两点,其一,蒋大为疑似“不点名批评朱之文”,好像没看上“大衣哥”;其二,蒋大为从加拿大回国发展,参加了许多商演……
就因为这两点,网友就完全“不站”蒋大为,这合理吗?我觉得不完全合理。关于蒋大为与朱之文之间真正发生过什么?两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除了当事人,无人得知真相。但可以肯定的是,蒋大为与朱之文之间并不存在很融洽的关系,他们完全是两类人。
那么,蒋大为所说的耍大牌,坐飞机要坐头等舱,吃住都要高档,甚至必须住豪华套房,不然就临时罢演的“几位农民歌手”,有没有朱之文?蒋大为没明说,但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没有朱之文。
朱之文的确火了,但耍大牌、要求坐头等舱的“习惯”,他还真的没有。所以,我觉得蒋大为并不是特指朱之文耍大牌、提各种要求,而是另有其人。至于网民一致认为蒋大为所指的人就是朱之文,那是缘于两人曾有的一段“塑料师徒情谊”。
关于所谓的“塑料师徒情谊”,媒体和坊间流传的“故事”,更是真真假假,可信度不高。总之,蒋大为与朱之文都是歌手,同时也是前辈与后辈的关系,两人应该互相尊重,不该有一方diss另一方的想法和行为。我更愿意相信“蒋大为看不上朱之文”是媒体和自媒体捕风捉影,杜撰出来的“亮点”。因为人们都想看到“归国歌唱家与农民歌手之间的巨大反差”。
另外,蒋大为回国发展,貌似也让一些人不爽……我个人觉得蒋大为回国发展挺正常的,他参加商演是他的自由,并且还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我在想,咱们是不是管的太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