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一战由弱变强的例子?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94629755695661316/

1个回答

有人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固然难得,但却并不少见,而凭借一场战争完成强弱局势逆转的,则是少之又少。简单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我所知道的,导致强弱局势逆转的战役。

牧野之战:商王朝走向灭亡,西周开始全面兴盛

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至商纣王帝辛,历经六百年风雨,此时的商王朝已经是危机四伏,外有诸侯臣属纷纷叛离,内有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而崛起于商王朝西部的周,却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周武王通过“孟津之会”与地诸侯结成联盟,共约伐商。

△周武王姬发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虎贲数万开始东征,并于孟津和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牧地誓师”后向王朝发动了进攻。面对周国联军的进攻,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帝辛只好仓促组织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往牧野迎战,总兵力达到十七万(另说七十万)。

△牧野之战示意图

结果,由于大量奴隶、战俘的临阵倒戈,牧野之战以商军战败结束。此战过后,商王朝分崩离析,六百年的商王朝就此湮灭,西周则就此走向兴盛之路。

巨鹿之战:秦国统治分崩离析,西楚霸王一战崛起

秦始皇去世之后,在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之下,秦国大地上的起义此起彼伏,秦二世则以章邯为帅,一度将各地叛军纷纷击溃,在杀死楚地反秦首领项梁之后,渡过黄河与王离军汇合,一起攻打赵国,并将赵王赵歇围困在巨鹿城。楚王阵营则兵分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率领项羽、范增等统兵六万北上救援巨鹿,另一路则以刘邦为帅,向西收拢残兵,并谋取关中。

△西楚霸王项羽

因宋义率军停留安阳,项羽杀死主将宋义之后,开始率军北上救援巨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项羽先以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后项羽率领全军渡河,随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以不胜则死的决心直接杀向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巨鹿之围逐解。

△巨鹿之战示意图

巨鹿之战,由于战场的失败以及朝廷李斯被杀,最终以王离和章邯的投降的结束,秦国就此失去了最后的翻盘机会。而项羽随后整合诸侯联军,西入关中,秦国就此灭亡。项羽则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成为一代西楚霸王。

昆阳之战:新朝就此走向终点,更始政权短暂崛起

王莽篡汉之后,经过短暂的统治,天下再度迅速陷入纷争之中,面临北方赤眉、南方绿林两大起义集团的进攻,王莽心如刀绞。在绿林军拥立刘玄称帝之后,王莽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绿林军,召集各地军队,组成42万大军,向昆阳方向开进。

△光武帝刘秀

地皇三年(22年)一月,绿林军在汝南等地活动频繁,见朝廷大军向昆阳地区杀来,王凤与王常率领近万部队退回昆阳驻守,而刘縯指挥的主力则仍在围攻宛城。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统帅的朝廷十万大军抵达昆阳后随即攻城,绿林军则在刘秀的鼓励下一方面拼死抵抗,另一方面则由刘秀突围出城召集援军,准备对朝廷大军来个内外夹击。五月底,刘秀一边宣传宛城城破的消息打击朝廷军心士气,另一方面则率领各地召集的援军赶往昆阳,并亲自率军冲击朝廷大军。

△昆阳之战示意图

昆阳之战,最终在刘秀的力挽狂澜之下,以朝廷大军的惨败结束。不久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而刘秀也通过这一战建立了一定身亡,为之后建立东汉王朝开始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袁绍走向衰亡,曹操开始崛起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接至许昌,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另说“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在战胜公孙瓒之后,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曹操与袁绍开始势同水火。

△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率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曹操则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次年五月,曹操与袁绍在白马交战,颜良、文丑被杀,袁军溃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官渡之战,因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其建议奇袭袁绍乌巢粮仓,导致袁绍军心溃散,最终以袁绍惨败,仅率八百骑兵返回河北告终。此战使得袁绍与曹操强弱之势逆转,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此外,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同样为人所熟知,此战最终以孙刘联盟击败曹操告终,曹操退回北方,东吴和蜀汉则迅速崛起,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大家相对较为熟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淝水之战:前秦分崩离析,东晋稳住根基

西晋灭亡之后,宗室南迁建立东晋,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乱世当中。前秦寿光三年(357年),苻坚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先后击败吞并代国、前凉,一统北方。王猛死后,苻坚开始积极谋划南下。此时东晋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积极调和长江上游桓氏和下游谢氏的关系,积极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着准备。

△东晋谢玄

大元二年(377年),东晋朝廷一方面积极调整长江沿线防务,另一方面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刘牢之等人,成立北府军。次年二月,苻坚派遣三路共计十七万大军围攻襄阳,“淮南之战”,结果东晋谢玄四战四胜,前秦大败。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再度率领大军南下,其中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则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计112万大军。 东晋则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最终以前秦的惨败结束,前秦被歼和逃散的达到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此战不仅使得苻坚一统南北的希望破灭,更使前秦就此分崩离析,北方再度陷入混乱之中。而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达鲁古城之战:辽国就此衰亡,金国开始崛起

辽天祚帝继位之后,因对女真压榨持续加重,女真各部反抗情绪开始日益高涨。随着女真各部的逐渐融合,在完颜阿骨打继承女真首领之后,于天庆四年(1114年)开始起兵反辽。辽国在宁江州之战、出河店之战两战皆败之后,天祚帝急调都统耶律斡里朵、左副都统萧乙薛、右副都统耶律章奴等率领20万骑兵、7万步卒驰趋达鲁古城戍边。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完颜阿骨打立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听闻辽国重兵在达鲁古城,完颜阿骨打遂率兵迎战。二十九日,金军进逼达鲁古城,令完颜宗雄率右翼先出,击辽左军。其势骁猛异常,辽左军很快就被冲乱并向后败退。太祖乘完颜宗雄力战之际,又命左翼迂回辽军阵后,同时以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军直冲辽军中坚。完颜娄室等九陷辽阵,力战退出。金将完颜宗翰沉不住气,请求阿骨打投入中军相助,太祖乃命完颜宗干出中军为疑兵,分辽军兵势。辽军阵乱,完颜宗雄抓住战机猛攻辽右军,辽军败退,入城自保。次日黎明,辽军突围北逃。金军逐北至阿娄冈,尽歼辽军步卒后班师。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达鲁古城之战,是女真人重创辽军的转折性战役,此战过后,女真对辽国开始掀起战略反攻,并最终于1125年攻灭辽国。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败被灭,朱元璋就此崛起

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陈友谅先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袭杀倪文俊,又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死徐寿辉,逐自立为大汉皇帝,年号大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而朱元璋则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至此取得战略基地,并先后攻占苏南、皖南、赣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不过,相较于陈友谅来说,朱元璋仍处于绝对劣势,陈友谅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领水陆路号称60万大军,再度对朱元璋发动进攻,然而却在洪都遭遇了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拼死抵抗。陈友谅坐拥60万大军,围攻数月却始终攻不下洪都,而朱元璋则于同年七月率军20万救援洪都,于是陈友谅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自己较为擅长的水战迎战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示意图

鄱阳湖之战,因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最终以陈友谅的惨败而告终。此战过后,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宣告消亡,朱元璋则得以先后吞并江西、湖南和湖北,使得势力扩大了两倍,并为此后一统江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便是我记忆中,中国古代历史上导致强弱局势逆转的战役。因个人能力有限,恐怕其中有所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分享
收藏
写回答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分享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