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HBO新剧《切尔诺贝利》?
“极端的幸福与极端的绝望中间只隔着一片震颤之叶,生活莫不如此?”这是毛姆在其名著中写下的名言,却不经意间成为了所有切尔诺贝利人的真实写照。
这部HBO的5集迷你剧《切尔诺贝利》一经播出,就在国内外各大视频网站和影评界获得史无前例的一致好评,为什么呢?
因为它带我们回到了33年前,从事故第一线到层层主管,透过一个个普通而又特殊的视角,用最克制,也是最压抑的手法为我们重新演绎了切尔诺贝利的故事。
故事从1988年4月26日开始说起,在莫斯科一间老旧的房屋中,一位头发斑白、面容憔悴的老人对着录音机缓缓诉说开始,画面在我们眼前徐徐拉开帷幕。我们可以看到在惨白灯光的照耀下,一个八十年代苏联普通家庭内,陈旧的屋内摆设,狭小的室内空间。
痛苦的回忆连同义愤填膺的激动让他又一次忍不住颤抖,抿两口水后,他用平静的语气开始讲述:
“……在切尔诺贝利没有理智,在那里发生的一切,之后发生的一切,甚至我们做的好事,所有的一切都是疯狂的,我已经告诉了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了,他们当然不会承认,他们总是这样做,我知道你会全力以赴的。”
当他欲言又止的说完这番话时,他仿佛知道,这就是结尾了。
老人把桌上一堆录好的录音带,连同刚从录音机里拿出的这一带全部包裹在报纸中。然后迅速来到窗子边,拉开窗帘的一角,警惕的看了看窗外。随后把录音带装入垃圾桶中,在平静地外出倒垃圾过程中,乘盯梢的人不注意,把录音带藏入一扇窗户中。
做完这一切,倒完垃圾,他站在昏暗的马路边上,显露出平静与满足。
下一幕,还是刚才的老旧房屋,只是老人看了看时间,抽了根烟,摘下眼镜,选择用上吊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位老人,就是本剧的主人公之一,苏联著名的无机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切尔诺贝利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瓦列里·勒加索夫。
什么?开场六分钟,主人公就死了?别急。
回到2年1分钟前的乌克兰普里皮亚季,一名家庭主妇半夜醒来,充满爱意地看了看仍在床上的丈夫,准备干家务活,突然闪亮起的火光与随之而来的巨大震动与轰鸣,让她出神地凝望着窗外。
很快作为消防员的丈夫收到了全员集合的通知,前往核电厂灭火。
而另一方面,作为刚刚发生火灾的核电厂主管负责人的迪亚特洛夫,此刻却显得固执而自大,不断地强调“让水流入堆芯!”面对属下工作人员的直言相告“已经没有堆芯了,堆芯已经爆炸了。”他不以为然,认为仅仅只是发电箱的故障与局部爆炸,并且不断命令属下人员疏通水泵。
而对眼前爆炸事故,更没有一丝的责任心,面对同事一连串的发问,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出一句“交给消防队……”
面对脸上充满震惊的同事所说的“堆芯爆炸了!”虽然嘴上不以为然,但心里充满疑惑的迪亚特洛夫仍然选择亲自走出控制室查看,当他走到破碎的玻璃窗,望向地面的那一刻,显然他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大概发生了什么――地面上遍布着破碎的黑色的石墨碎块,整个核电厂只有一个地方有石墨,而那就是反应堆芯。这意味着反应堆的确爆炸了,并且裸露在外。
悲剧的是清楚明白事实的迪亚特洛夫,没有在第一时间告知并组织所有人立即展开行动,而是固执己见,选择沉默。
他的沉默直接导致第一时间前来处理事故的消防队员在没有任何生化防护措施就进入了事故现场近距离进行灭火作业。
这些消防员成为除了核电厂员工之外的第一批牺牲人员,他们当中几乎所有人在未来的一周内相继死去。
令人惊讶不已的是作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再运转的大型核电站,特别是当晚还有实验活动,而厂内居然没有完整的监控人员配备,甚至连一个随时监控报数值的标准放射量测定器都没有,只有一个手持的小型放射量测定器,而且还显示了最高数值3.6伦琴。
而就是这么一个数值,在后来,却成为了所有相关领导层的救命稻草。
在良知与欲念面前,从身处事故第一线的迪亚诺洛夫到几个部门主管在听到和面对事故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该怎样处理,不是该这样挽救,更不是使损害的结果降到最低,而是怎样才能推脱责任,保住自己的一官半爵。
紧急委员会开会时,面对尽快撤离的提议,众人议论纷纷。
可令人愤懑的是,对待这样能使民众第一时间得到最大保护的提议,老迈的能源部长,居然用对国家的热枕和对信仰的真诚来绑架众人的思想价值观,并坚持错误的辐射数值,最后用一句“国家的问题交给国家”成为了对自身责任最终的推脱。
为了彻底封决民众舆论的压力,甚至还同时作出了封闭城市、切断电话线的决定,这一系列的极负责任的一通操作,使得从第一线到莫斯科高层会议都没有人产生过任何异议,都仅仅只是把事件定性为水箱爆炸事故,从没有怀疑过3.6这样极低的数值是否符合一个刚经受过剧烈爆炸的核电厂所应有的数值。
直到本剧的主角,一个作为学者顾问出席最高层会议的核物理学家,在参会前偶然看到一份报告中,对接触了黑色矿石的消防员当场受伤昏厥的惊人描述,才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对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层直言相劝,整个事件到这个时候才出现了一丝转机。
与躲在地下防核爆室内紧锣密鼓开会的紧急委员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接受过任何防核辐射演练,并对核泄漏一无所知的当地民众们处于好奇而无知,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里,不是躲在家中或者是开始紧急疏散,而是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当地离爆炸不远处的公园近距离的观赏。
仿佛这场爆炸,就像难得的新年之夜,而这充满异样光芒的火焰,就是绝佳的礼花,殊不知,伴随着空气的流动,核泄漏的尘埃已然四处遍布,他们每个人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注定变成了一场一代代不断延续的悲剧。
剧中的另一条线,在距离切尔诺贝利九百多公里的白俄罗斯核能研究所中,一个兢兢业业、高度负责的女科学家意外的测量到了放射值。
然而,当她无比惊恐地来到明斯克的上层部门提议派发碘片、疏散民众时,却在观众意料之中遭遇到了官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阻挠,大腹便便的部长对待眼前的科学真理嗤之以鼻,斥责她是危言耸听、散布恐惧。
另一边当临危受命的勒加索夫随同能源局官员来到切尔诺贝利,通过直升机观察到了裸露在外的反应堆,可即便如此,当主人公和能源局官员走下飞机,前来迎接的高级工程师和委员会主任仍然大言不惭地说事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一切都在控制之中,甚至还对诉说真相的勒加索夫冷嘲热讽,直到以身试险的将军亲自驾车带着高区间放射量测定器去爆炸现场进行测量,查明真相。
令人愤怒的是,被士兵带走的那一刻他们眼中充斥着的依旧不是人性的怜悯,而是对欲念的留恋。
在运用高区间放射量测定器测出了高达15000伦琴的放射量后,主人公绝望的提议尽快撤离民众,在官僚主义作风无比泛滥的年代,对民众大规模的疏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同样绝望的领导此刻接受了核物理学家的另一个提议,用5000吨硼和沙子来稳定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也从阿富汗战场调集了大量军队进行救援,并最终开始大规模疏散民众,可这样的行动开展却是在国际舆论和欧美各国都清楚知道切尔诺贝利事故之下,距离爆炸发生36个小时之后才得以展开。
那么这究竟是为了苏联的国际形象而展开的行动,还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而进行的救援呢?
看似事件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然而这仅仅只是切尔诺贝利危机的开始。
先前的爆炸与大火使得反应堆内部产生了上千吨的石墨与放射性物质的混熔岩浆,而此时反应堆正下方地下室内水池充满了反应堆泄露的冷却用水,再加上五千吨的硼与沙子,一旦熔合物与水相遇,产生极强的“蒸汽爆炸”,那么所有的反应堆泄露物都将会弥漫在空中……届时,不光是明斯克,不光是白俄罗斯,整个苏联,乃至整个欧洲大陆都将成为一片废土,后果可以说不堪设想。
苏联迅速调集上百辆储水用的消防车辆,迅速抽走了大量积水,然而水池中的大部分水靠消防车是难以彻底排尽的,只能靠人工进入水池打开阀门进行排水作业。
可这样的任务,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死无疑的,当剧中主人公核物理学家想要掩盖事实,提高报酬,吸引志愿者加入行动时,没有人傻到看不出眼前的一切,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想要送死。
这个时候和勒加索夫一同处理事故的能源局官员站了出来,明确说出了这项必将牺牲,却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做的事情。虽然官员满嘴说的国家与民族,但眼神里真正流露出来的是人性的悲悯。
在生命,在人性的感召之下,很快就有三名志愿者穿上了全身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一望无尽的黑暗,走向了这趟必将死亡的路途。
令人感慨不已的是,剧中存在如此之多刽子手和懦夫的同时,也依然有英雄,那些不断倒下却依旧在坚守着岗位的核电厂工人,那些明知继续下去毫无疑问的会受影响的消防员,那些明知接触具有高放射性的前线消防员后果却仍旧坚持的医生与护士,那些驾驶着直升机义无反顾地对反应堆爆炸处连续不断投掷硼和沙子的机组成员,更别提在第二集片尾明知一去不复返却依旧踏上打开水池阀门之路的三名勇士。
如果主管实验的负责人迪亚特洛夫在实验中规范操作,如果他能在第一时间把所知道的情况迅速报给上级,如果消防队能够身穿防化服进行作业,如果民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撤离,如果国际科学机构能够在第一时间介入参与……
然而,事实是并没有那么多如果,一层又一层的官僚在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同时,伤害了自己,同时也使无数因此而死的民众成为了自己官职生涯的无言墓碑。面对自身的过错,可怕的是不是不敢承认,而是他们完全没有敢于承认的勇气。
“一个人竟然可以拥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这已经不仅仅是欺诈和谎言,这是对无辜人民的战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她的著作中,曾如此义愤填膺地写道。
所有世间巨大悲剧的酝酿,往往都是在一个人的一念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整部剧的前两集,无数鲜活生命就此开始的厄运,已然让人心痛不已,然而这部剧却还有短暂而又漫长的三集。
伴随着第二集片尾,当三位勇士身穿着防护服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慢慢走入黑暗,那黑暗中传回的阵阵回响,如同无数民众在临死前的最后几声哀鸣,让人心头不由的为之一颤。
当我们走出压抑而沉重的电视剧,回顾这段长达33年的历史,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虽然时间一直在远去,记忆似乎会淡忘,但死亡却仍在继续。
切尔诺贝利就如同世界的一个伤疤,虽然伤口愈合,但死亡的痛苦,会让世界永远为之铭记,因为…这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