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疫苗团队 困扰美国科学家十几年难题,他们半年就有突破 朋友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杂志、世界最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KPCB、香港大学等 国际化研究成果 被评为美国2013十大突破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频频因为原创的科研成果闻名,全球第一个戊肝疫苗就出自于这个中心。 2013年,美国《科学》公布它评出的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其中之一的“结构生物学指导疫苗设计”,是这个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合作完成。 消息一出,很多人惊讶,厦大这个疫苗团队,本土培养的“土鳖”居多,他们怎么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一起”?成立于1887年的NIH是美国最高水平的医学与行为学研究机构;而《科学》来头也不小,被认为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期刊。 对于这一突破,《科学》说:中美科学家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对最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操控,设计出一种免疫原,据此研制的新型疫苗已在小鼠及恒河猴试验中表现出效果。 研发有效疫苗 破解婴幼儿第二大杀手病毒 上周,在位于厦大翔安校区的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赵勤俭教授说,当时,NIH的疫苗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尼博士到我们办公室,尝试问:你们能不能做出一个抗体,在病毒感染细胞之前,将病毒结构稳定住?这个难题困扰着他十几年——他坚信感染细胞前的病毒构象可以被操控,但是,就是找不到让它稳定的办法。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传染性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继疟疾之后,它是一岁以下婴幼儿的第二大杀手。虽然医学专家对这种病毒的研究已有40多年,但是,苦于无法操控病毒,始终未能开发出有效疫苗。 厦大科学家花了六个月解决了这个难题:把病毒结构稳定了,之后,美方科学家继续对病毒进行抗体研究,防止它感染细胞。 在被评为十大科学突破后,研究没有中断,双方科学家成功看到了病毒感染细胞前的清晰结构,并据此设计出了新的疫苗。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最早投资谷歌的世界最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KPCB,也曾经注资厦大和香港大学研制禽流感快速诊断试剂。在国际病毒防控界,厦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人知道,那里的科学家在对活性部位的鉴定上,有自己独门绝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