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 要建世界一流,合作伙伴都是国际大牌 朋友圈 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巴克利大学、牛津大学等 位列国家“2011计划” 全国只有八家 郑南峰是“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0后,他有位大名鼎鼎的同事——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也是70后。康斯坦丁因为研究石墨烯,和他的老师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只有36岁。 在厦大国际化办学中,协同创新中心也是个“地标”,它是属于国家“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用大白话说,“2011计划”是继“985”和“211”之后,又一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新举措,为的是建成“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高地。2014年,厦大、复旦、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获批成立“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全国共有8家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 可以从厦大协同创新中心的国际顾问委员会看到它的国际化程度——成员大多来自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巴克利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康斯坦丁也是委员之一,他在两年前加盟协同创新中心。 因为朋友圈新增的这位朋友,郑南峰不时要忍受外行人的惊讶叫声:哇!诺贝尔奖得主是你同事!但是,在郑南峰看来,科研来不得半点虚荣,也并非傍大牌就可以出成果。和诺奖的合作是一种互补:康斯坦丁觉得厦大化学做得好,厦大觉得康斯坦丁在物理研究方面有造诣。 诺奖得主加盟 不但搞科研还指导研究生 每隔一段时间,康斯坦丁就从英国飞来厦大,每次都要呆上一段时间。他在厦大有好几个合作科研项目,每年至少有1-2个月在厦大。去年,基于郑南峰和康斯坦丁对石墨烯抗菌机制的共同兴趣,有几位厦大的研究生在两位70后的联合指导下开展实验。 这位名人朋友虽然顶着诺奖的光环,但是,郑南峰说,在科学面前,他就是科研人员,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有时也工作到凌晨三点。 位于厦大卢嘉锡楼的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一个“小联合国”,连办公室,也有一位洋妞。 郑南峰认为,学校走廊里的洋面孔,也是办学国际化的一个显著标志,“今天的世界,科研没有国际化已经是不可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