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的导弹和火箭发动机技术很早就已经研发并投入使用,但受限于遭到国外的技术封锁以及本身工业基础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某些领域,诸如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在自身技术难以快速达到突破的情况下,引进国外技术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但由于西方对中国的军事制裁,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这种明显可以用于洲际弹道导弹的装备和技术不会向中国出口,中国目前唯一的来源就是俄罗斯。中国此前已经与俄罗斯签订合同引进俄罗斯先进的RD-180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不过,前不久俄罗斯借口法律文书等方面的问题而拖延交付。
在中俄军事贸易中,由于自身军工技术的提升,目前中国已经很少一斤成套的俄制武器系统,苏-35和S-400是近年来的例外,不过,不论其规模还是影响,都已经无法与上世纪90年代中俄的大规模军事贸易相比较,如今中国更愿意引进的是俄罗斯军工行业先进的装备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及那些中国暂时还无法制造的先进武器零部件。而对于那些具备潜在战略价值的高科技技术更是兴趣浓厚。
近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称,俄航天国家集团公司一名高管表示,中国准备与俄罗斯分享生产航天器使用的抗辐射电子元器件技术,以此换取俄液态火箭发动机生产技术。去年12月举行的一次俄中委员会会议记录也显示,双方讨论了相关技术交换问题。俄罗斯航天署消息人士认为,此类合作对俄方来说意义不大。他说:“中方伙伴不仅希望从我方获得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而且想获得生产技术。中方建议用航天器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交换,坦率说,这对我们来说不是等价的。”这名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在液态火箭发动机领域是公认的领跑者,美国公司也想购买。而中国在元器件领域无法生产出一些美国最先进的产品,特别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拟数字转换器及光电探测器阵列等领域。
自冷战时代起,虽然苏联总体上其军工实力十分强大,但在某些领域,诸如电子领域其技术十分薄弱,这在冷战后期越发严重,美国F-15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只有几十公斤重,而苏-27的雷达系统重大几百公斤,严重影响苏-27机动性的同时,其性能还无法与F-15的机载雷达相比。今天的俄罗斯同样如此,其电子工业几乎已经消失,大量依赖进口欧洲和乌克兰等国的军用电子零部件,其军用卫星上的电子零部件有超过90%来源于进口,在遭到西方制裁之后,俄罗斯的很多电子装备已经无法制造。
军事评论员赵喜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帝国的大部分遗产,但其已经不再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重要的工业组成部分,要么被分给了其他加盟国,要么早就已经倒闭,俄罗斯军工产业越来越依赖国外进口,此前已经从中国进口了多种关键设备,诸如舰用发动机,俄罗斯也有意购买中国生产的军用电子零部件来取代西方产品,中俄军事贸易已经从一边倒逐渐向平衡转化,俄罗斯能够吸引中国的军事装备和技术,随着中国军工实力的提高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少。尽管中国生产的某些电子零部件不如美国,但有总比没有的好,而且可以满足需要。俄罗斯如今不想与中国做技术交换,照目前中国军工行业的发展看,恐怕在未来想要做交换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