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官方媒体开始公开讨论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构想,这被外界视为中国已经启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研制的官方信号。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这使得中国在远程打击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方面始终有所欠缺。多年来,国内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的呼声不断,似乎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装备已经成为了中国展示自身实力的一个重要象征。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就曾经有过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计划。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完成了热核武器、中远程弹道导弹的研发,到70年代战略核潜艇也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作为“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战略轰炸机,却成为了中国核威慑力量体系中的短板。由于上世纪70年代时中国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防安全形势,中国于1970年启动了远程轰炸机的研发工作。新型轰炸机的设计任务被交给西安飞机设计所(603所)进行,并计划由轰-6的生产方西安飞机制造厂(现西飞公司)生产。
图注:上世纪70年代西安飞机设计所提出的轰-8方案模型。该机计划由轰-6的生产方西安飞机制造厂负责生产 为验证远程轰炸机所需的技术,西飞将一架轰-6进行改装,将该机的涡喷-8涡轮喷气发动机替换为“三叉戟”客机所采用的“斯贝”Mk.512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在机翼下增加了一对“斯贝”Mk.512。这种改装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改装后的轰-6(被称为轰-6I)由于发动机总推力明显上升的同时耗油率却显著下降,这使得轰-6I在航程、载荷指标上较之轰-6有了显著提升。事实证明,采用四台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提升性能效果明显,这使得新型远程轰炸机采用四发设计成为可能。 1971年,一架巴基斯坦的波音707在新疆降落时坠毁,随后该机残骸被中国航空工业作为研发大型飞机的重要参考。特别是从波音707上获得的JT-3D型涡扇发动机,成为了国产涡扇-8发动机(后被配装于运-10客机)的直接参照品。而同一时期,预定作为新型远程轰炸机动力装置的涡扇-6G发动机研发并不顺利,因此同一时期提出了采用6台JT-3D发动机的备选方案。新型轰炸机型号为轰-8(当时歼轰-7被称为轰-7,因此新型远程轰炸机编号顺延成为轰-8。由于这个编号鲜为人知,所以目前网络上讹传轰-8为新一代隐形轰炸机的代号,这是不确切的——笔者注),空军要求轰-8应该在1973年完成样机研制,1974年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
图注:轰-8的备选方案。除了采用的发动机不同以外,该方案和主方案并不存在显著区别,而这种在设计时同时存在四发方案和六发方案的罕见情况也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在当时面临的技术困境 从外形上看,轰-8类似于轰-6的放大版。事实上,该机的很多技术和研制基础也确实源自轰-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中国航空技术实力的限制,在设计重型飞机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轰-8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要在空军要求的时限内完成研制工作就必须尽量采用成熟技术以缩短研制时间。轰-8的气动布局、驾驶系统、部分武器装备均直接沿用了轰-6的设计,但同时其动力系统、新型空地导弹和二百余种机载设备均为全新研发。从技术特征上看,轰-8呈现新旧技术并存的特征,这也是同一时期中国航空工业提供的各种设计方案中的共同特征。 在作战飞机领域中,轰-8属于不折不扣的“大块头”。与同一时期美国和前苏联的战略轰炸机相比,轰-8预定方案中的各项指标均弱于美国的B-52,而与前苏联的图-95和米亚-4相当。相比于同一时期国内开始研制的运-10大型客机,轰-8在机体规格和起飞重量上也更大(这也是同样级别的发动机运-10只需要四台,而轰-8的备选方案则需要六台的原因)。与起飞重量为70吨级的轰-6相比,轰-8仅空机重量(65吨)就已经与轰-6的正常起飞重量相当,而最大起飞重量(155吨)已经超过轰-6(最大起飞重量76吨)的两倍。毫无疑问,这样的巨型飞机的研发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显然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轰-8能够研发成功,那么该机不仅将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将确立中国航空工业的地位。 然而,同时研发轰-8和运-10两种达到甚至超过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研发水准的重型飞机,而且还要面临当时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和财力支持严重不足的困难,轰-8的命运可想而知。鉴于轰-8在研制难度上较之运-10更大,而运-10在军用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轰-8项目于1971年9月正式下马——此时距离轰-8立项开始研制不过刚刚过去一年半的时间。毫无疑问,轰-8短暂而传奇的命运令人感到惋惜,但这是在中国国家综合实力有限的前提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随后,中国航空工业将力量集中在运-10大型客机的研制上,最终运-10于1980年成功首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100吨级重型飞机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从这一点来看,轰-8的壮士断腕,其实也是值得的。
图注:由于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无力同时支撑两种重型飞机的研发,最终轰-8项目下马而让位于运-10的研发。而运-10的研发成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能够研制100吨级飞机的国家之一 时至今日,远程轰炸机仍然是中国空军装备方面不折不扣的弱项。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轰-6K在性能上虽然较之轰-6早期型号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该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仍然不如当年的轰-8方案,较之目前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则更加明显。这使人不禁会产生想象:如果轰-8当年能够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随着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今日的轰-8能否也能完成如同从轰-6到轰-6K的飞跃而成为“中国版同温层堡垒”?然而历史不容假设,轰-8的未完成,终究成为了中国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永久的遗憾。幸运的是,如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已经投入研制。这种集新时期中国航空工业之大成的新一代“国之重器”,或许是对轰-8最好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