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中国预警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传统上,中国空军仅仅是地面部队的空中延续而非一支真正的攻防兼备的武装力量。由于长期缺乏足够使用的空中平台,中国空军在空中信息获取、调度和控制上完全依赖地面雷达系统。然而地面雷达获取空情能力依然有限,不能支持大规模的空中攻势战役。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相比之下,美国空军这样的空中强国早在40年代末便开始探索空中预警指挥模式。在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空军的飞行依赖于地面指挥部门的指挥,整体指挥能力至多比二战英国空军略强,完全跟不上时代。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面对指挥空中化的趋势,中国曾于80年代以图-4为平台研制空警一号预警指挥机。然而由于当时航空电子能力严重不足,且平台老化严重。空警一号最终在改造一架原型机后下马。此外,90年代中国还试图与以色列合作,引进“费尔康”预警系统。但是由于美国干预,这次引进同样无疾而终。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恰在此时,中国早期的电子工业发展已经结出硕果,大量新兴电子产业企业崭露头角,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大大鼓励了中国相关军工研发。以伊尔-76为平台的空警-2000预警机研制非常顺利,并最终成为中国性能最好的一型大型预警机。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然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并未改变航空工业相对落后的面貌,缺乏平台是中国发展预警机最为严峻的问题。由于俄罗斯产能有限且不太守信用,伊尔-76进口速度非常迟缓,经常卡壳。国产机型只有运-8中型运输机平台能够较为稳定的生产。很显然,运-8成为唯一的选择。然而,作为中型平台,运-8空间不如大型运输机。鉴于中国电子工业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运用电子工业实现处理能力的飞跃,进而克服小型平台空间有限的问题成为一项较有操作性的选项。小平台,大预警,是中国工业结构的后果,也是世界电子工业发展的后果。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事实证明,这一模式是正确的。运-8平台研制的空警-200项目进展总体顺利。然而,十年前的今天,第2架空警-200原型机因机翼结冰坠毁,机上40名空军人员和科研院所专家不幸遇难。由于这批专家几乎都是项目骨干,空警-200研制团队受到了严重损失。幸而项目已近尾声,空警-200得以继续后续收尾项目成功并批量入役。此项目真正改变了中国空军的作战模式,让中国空军真正成为一支现代化空军。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空警-200的研制成功,让中国第一次拥有了以国产平台为基础的预警机,并且迅速制造了11架,有效的补充了空军预警机的庞大需求。空警-200也让其后续机型空警-500研制顺利,为中国预警机最终实现小平台、大预警提供了良好基础,空警-500已经接近美国E-2D预警机的水准,堪称世界一流。

这型中国飞机研制成功意义不亚于歼-20战斗机,曾付出惨重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