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28日,英国侵华军后续部队到达广州海面,至此第一批侵华英军到齐,共计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武装轮船4艘,地面部队4000人,海陆合计7000左右。清廷与英国之前便于1839年9月4日在九龙和11月3日在穿鼻海域发生两次冲突,1840年6月28日,英军集结完毕意味着英国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
鸦片战争的结果我们都已熟知,但是很显然,诸多细节仍然被许多不可靠的印象所统治。诸如“6月,英军舰队到达广州海面,因为广州军民在林则徐领导下防守严密,英军无机可乘;转攻厦门,也被击退。后来英军乘浙江防务空虚,攻占定海,并沿海北上攻占天津海口大沽。清政府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把林则徐革职并派主降派直隶总督琦善代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这类非常老旧的历史观点依然大行其道。那么,鸦片战争清军有何种优势?
答案是,清军可能没有任何优势,哪怕是在本土作战。作为一个传统帝国,清军的军事制度是依据人身控制而组织的,兵听命于特定将领,而军事指挥权集中于中央。此外,由于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民族分野存在,清军还划分了汉人组建的绿营和由满人、蒙古人与汉人组建的八旗,后者是帝国军队的主力。虽然对于中世纪,类似的军事制度属于常见,但当对手是近代常备军,这种传统帝国军队就乏善可陈,处于全面落后的地位。
近代常备军与近代国家都发端于欧洲。相比传统帝国,近代国家,不论是共和国还是绝对君主国,借助商业与工业都提高了国家的供养能力,而行政机构也渗透到了基层。近代国家具备供养一支规模较大的全脱产常备军队的能力。近代军队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能够完全从事军事训练,而常备军规模也远胜传统农耕帝国的少量脱产军队。此外,拿破仑战争为欧洲送来了民族主义,在战争结束后,欧洲人形成了“我们都是法国人”、“我们都是英国人”、“我们是德意志民族”这样的认知,军队的效忠对象不再是特定的将领或者小型村社,而是整个国家。由此,近代军队在作战能力、后勤能力上相对于中世纪军队有了绝对优势,加上武器更为精良,因此中世纪军队基本没有取胜的可能。
对于英国而言,相对于清朝还有重要优势是机动性。清朝依托陆地防御,而陆地需要跨越崇山峻岭,一般传统军队跨省机动都需要1-2个月,沿途还扰民严重,地方多有阻扰。而英军自海上来,璞鼎查接替义律主管中国事务时从伦敦到澳门仅用67天,其中还有10天在孟买处理公务,路上实际只用了57天。清军从江苏走到浙江的时间足够英军从伦敦走到广州。指挥体系也是如此,英国不用担心义律或璞鼎查会背叛国家,汇报消息依靠沿途的英国商船和殖民地即可。但清朝会担心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结果就是中央政府接到各省战报的时间比战事发生的时间要迟了1-2个月,道光帝在虎门战事结束,中英双方开始谈判近1个月后才收到虎门战报。由于奏报路上花费时间有长有短,里面各地地方官员为了避免被追究还注水严重,这样的时间差和信息差根本形不成完整军事行动所需的战略规划。
具体到战役战术层面,英军可以任意选择攻击地点,并集中兵力进攻,而清军基本只能依托地方兵力防御,部分时候能够得到一点援军。但是几乎在每一场战役中,英军都拥有1-3倍的兵力优势,各类火器优势更大。英军大量使用迂回战术,但是由于瞒报严重,不同地域的清军官员对此均毫不知情,厦门的炮台坚固但也被英军轻松迂回。英军的进攻作战也十分英勇,可以说比清军勇猛得多,清军作战意志非常差,经常面对火力打击便大批溃散,如果面对英军白刃冲锋更是屁滚尿流。英军也有军舰为打击清军炮台,依托蒸汽动力逆流而上,直接抵近炮台口近距离射击。清军即便在战术上也完全不是经过惨烈拿破仑战争的英军对手。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战役,清军表现了较强的抵抗意志,这与驻防当地的清军家产在此有密切关联。1842年5月18日,英军2000人攻破乍浦,此役清军便抵抗激烈,战败自杀者甚众,英军阵亡9人(其中一名中校),受伤55人。1842年7月21日,镇江战役更为激烈,驻防当地的1185名京口八旗在人数火力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节节抵抗,真的击退了英军数次进攻,以伤亡30%的代价击毙英军39人,另有130名英军受伤,3人失踪。镇江战役英军伤亡超过之前全部战役伤亡之和。
可见,“清军英勇抵抗,击退英军”只发生在镇江,除此之外都是神话。真正的中国第一支近代军队应该是国民革命军,而战斗力巅峰应该是志愿军。看看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再看到志愿军一百多年后在朝鲜的表现,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抗美援朝真正打出了世界威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