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美国

看点 上世纪80年代,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勤奋好学,虽然贫穷但充满理想主义。如今,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壮大,“富二代”留学成了潮流。最近,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布一条评论文章,描绘出如今留学海外的学子的不一样心态。

文 | YI-LING LIU 编译 | 陈滢心

编辑 | 何莹莹

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美国

1996年,当Lingjia Hu刚从中国到美国的时候,她因为获得了奖学金才能在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学习。来自医学世家的Lingjia说她想以科学救国,但国内没有充足的机会。当时,在Lingjia的家乡长沙,即便是最好的医院,里面的灯也会因为供电不足而经常跳闸。她搬到科罗拉多之后,在一家美国家庭homestay。毕业后,她结婚生子,在丹佛定居。

Yikun Wang在2015年成为了美国东北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Yikun来自相对贫困的安徽省,却在这所一年学费超过44000美元的私立学校支付全额学费。他和其他两名中国学生合租。他说,他经常看到其他中国学生翘课、开豪车、去市中心买奢侈品。Yikun在大学主修经济,希望毕业后能去投行工作。与很多中国学生不同,他希望通过努力,在毕业后留美工作。对很多中国学生而言,美国高等教育相当于一个为期四年的假期。

二十年过去了,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Yikun和Lingjia只是成千上万名到大洋彼岸求学的中国学生中的两名,但他们却是各自年代留学生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去美国求学的学生,是中国最好、最聪明的一批学生。他们往往拿到了政府的资助,通过留学来摆脱贫穷和远离动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想留在美国、找到工作、拿到绿卡,然后融入美国社会。他们都在追求美国梦。

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美国

但对于当今留美的大学生而言,留学是追求中国梦的垫脚石。因为中国中产阶级的购买力不断增强,80年代勤奋、谦虚的中国学生形象转变为“富二代”形象。富二代们支付全额学费,通常主修经济或金融,并经常“抱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大四学生Jing Li说,很多中国学生形成了“第二校园”,与其他同学相隔绝。

中国学生大批涌入美国校园,因此他们自成圈子并不难理解。Erhfei Liu在1981年成为布兰迪斯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是布兰迪斯大学历史上录取的第二名中国学生;他的“中国元素”为校园增添了多样性。

而到了2014 -15学年,在布兰迪斯大学有432名研究生、248名本科生是中国留学生。在2014年,有2800名中国学生在科罗拉多州学习,而伊利诺伊州有更多中国学生。“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里,你会觉得你身处上海最繁忙的商务区(每年有5000名中国学生入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rk Montgomery说。Mark是American Academic Advisors的创始人——这是一家创于香港、帮助中国学生的咨询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同年代的留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布兰迪斯的毕业生Erhfei说,“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身无分文,不出去吃饭、不去参加聚会,我们觉得美国同学都很富有。在那时候,美国的最低收入对我们来说都是天文数字。我有个同学是中国官员的女儿,而她在美国也要为了偿还学生贷款而打零工。”Erhfei毕业的那年,中国的人均GDP是249美元。

中国的人均GDP现在是每年7593美元——是1984年人均GDP的30多倍。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亿万富翁,中产阶级也在逐渐壮大。这些人能够把子女送到国外,甚至支付全额学费。很多大型商场为了赚中国学生的钱而组织了很多特别活动,比如赞助大学举办的春节庆典,或者中国学生的时装秀。

这些活动表明,中国学生往往比他们的美国同学富有。UCLA的大三学生Jing说,在公立学校里,中美学生之间的差别更为显著:国际生需要支付的学费比本州居民要支付的更高,并且住在比弗利山庄周边地区的生活费也很高。她说,“当我的加州同学知道我要付多少学费时,他们非常震惊。”

变得更为富裕,并非当今中国留学生和从前的中国留学生的唯一不同。很多人发现中国留学生的学业目标和内在动力也有所转变。很多人觉得,之前的中国留学生更为理想主义、更加爱国。Danchi Wang是卫斯理学院1989届的一名学生。她说,她去美国求学是因为她“想要自我增值,因此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她说,她当时和很多同学一样,想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并不想当一个治疗癌症的医生或报效祖国。Danchi Wang说,很多中国留学生去美国是为了“镀金”,所以很多学生会主修金融、经济或商务管理。对于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的研究生Zhao Yong来说,“在美国的中国研究生只有两条道路:学习经济或IT。”每当人们问起Yikun Wang他在东北大学学什么时,别人总会以为他学的是经济或财务。他说:“如果你告诉他们你学的是艺术,他们会非常惊讶。”

家长们通常更加注重他们孩子的教育的实用性。教育家江学勤曾著书《创意中国》,在书中探讨了中国的教育体系。他曾表示,中国家长想“使他们的资产多样化”,而在海外读书的孩子是“转移资产的好借口”。送孩子出国留学也是提升家庭社会地位的途径。“送孩子出国在当今中国相当于开宝马、拿LV包”,江学勤说。

作为留学咨询公司创始人,Mark Montgomery看到他的一部分客户为了让孩子避免中国高考,早早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或国际部,来让他们更早为国外教育做准备。微博和微信上有很多关于祖父母拿出积蓄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故事。微博上有一篇文章,关于一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卖了房子,并拿出每年全部工资12885美元来送儿子出国。

Montgomery说,很多中国家长送孩子出国是为了看看“他们多久能进入高盛”。

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中国学生大批涌入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位中国学生的车上被用油漆涂上了“滚回家去”的字样。2011年,一位UCLA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反亚洲学生的一段视频。在视频中,那位学生嘲笑了说亚洲语言的学生,并说“问题就出在UCLA每年录取的亚洲人身上”。

Montgomery让批评者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将要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你可能去过北京或上海,可能有中国朋友,甚至可能吃过左宗棠鸡。现在你要把孩子送到中国。你要怎么做?你要和谁沟通?你会去看学校排名,你会给那些答应帮助你的孩子的人钱,但你的孩子在中国只会和其他美国人一起玩。”

很多批评者没有想到很多中国学生在逐渐超越自我。Yong Zhao,耶鲁大学林业研究生,并没有学习经济或金融,而是开始创业,创办了和墨西哥餐厅的服务方式类似的中国餐厅。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名学生,Min Yang来自广东,主修健康政策,想要和一所NGO合作,发明在中国南部治疗HIV的方法,以及为云南的藏族孩子开设健康科学课程。

27岁Cathy Jiang毕业于福德汉姆大学的MBA项目,由一名市场分析师转行成为制片人,试图通过制作短片来改变人们对于富二代中国留学生的固有看法。她的电影之一,“Study Abroad”讲述了中国学生在美国每天遇到的问题,包括交朋友、在研讨会上发言、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摆脱家长施加的压力。那个电影系列叫做“The Daydreaming Bunny”,它记录了一位为了办展览、向家人证明艺术的意义而赚钱的艺术学生的生活。

之前的中国留学生无疑和现在的留学生非常不同。Cathy Jiang说,“他们曾要挣扎于支付学费、找工作以及偿还学生贷款。我们不一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自己的困难。”在每年涌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会有和她一样、用之前的人从未想到过的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