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
(一)传统教育本质观导致轻视经济教育 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认识论。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塑造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和脱离现实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就是要培养塑造出不受社会污染的、纯洁高尚的,甚至祛除了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圣人”、“真人”和“完人”。在此认识基础上,一方面,把教育仅仅看做是一种认识活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追求真理”的人,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足矣”。进而又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知识视为客观、普遍、永恒的真理而加以灌输和传授,故此,教育完全可以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研读书本知识。这种专一、“求真”的知识精英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而不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把教育仅仅等同于德性教育,曲解“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德育为先”变成了“德育唯一”。同时,受上述教育认识论的影响,秉承着“知识即美德”,又把德性教育仅仅等同于知性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德育成了苍白无力、缺乏实效的道德说教。 (二)传统教育价值观对经济教育的排斥 传统的教育价值追求锁定在价值理性的灌输和塑造上,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为地割裂开来,试图以价值理性取代或者遮蔽工具理性,甚至把工具理性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防范和压制,而不是在承认并充分发展工具理性的同时倡导和谐价值理性的培育。传统教育在处理道德与经济关系上,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甚至把道德和功利人为分割、对立起来,主张“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培养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圣人君子”。这种教育价值观割裂了人性的物质欲望和精神价值层面,致使伦理道德压抑甚至灭绝了个人物质生活需要和致富欲望。令人叹惜的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和高涨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仍固守着这种已不合时宜的重义轻利的教育价值传统,无视生动丰富的经济生活对教育的需要和挑战,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坚持着“学而优则仕”传统下“止于至善”的古训和学做“圣人君子”的陈旧观念,羞于言商,耻于谈钱,“驼鸟心态”坚持到底。殊不知,无视或者逃避并不能否定问题的存在,更不能解决问题。大文豪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前言中说过:“告诉孩子们‘追求金钱是一种罪恶’就是教他们学习最厚颜无耻地撒谎,教他们最虚伪地堕落。”德育的实效性差与我们不能正视经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很好地处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直接相关。其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经济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德育的效果也不可能彰显出来。正是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导致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实践。 (三)对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对经济的过度趋附与社会的过度亲和使当代教育迷失了自我,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笔者认为,这种批判或担忧在教育管理和运行层面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的确,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望和现实利益追求合理化,人们的经济意识空前觉醒,致富欲望高度膨胀,传统的义利观被彻底打破。如果说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那么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层面上。由于市场经济排挤着行政权力和道德情感调节经济的传统,引入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呈现出法制经济、资本经济和理性经济等明显特征,传统的“以义制利”的道德与经济关系转变为“以法制利”的法律与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