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导弹是一款尚未公布的中国火箭军战略导弹型号,外媒猜测这款导弹是中国射程最远的机动式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并可以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可以有效突破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由于其性能如此先进,所以引发一些国人和外国媒体的怀疑,并指称东风41导弹技术是来源于乌克兰。这种说法可能会被很多人认可,因为乌克兰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紧密度的确很高,以至于许多事可以想当然。
国人对乌克兰输出中国的军事技术都不陌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海军的航母工程,从废航母瓦良格号的引进到改装,再到舰载机和舰载机飞行训练基地,美俄媒体称如果不是得益于乌克兰的帮助,中国海军辽宁舰是不可能这么快获得如今的成就。而且在大连建造的新国产航母的设计也得益于在华乌克兰工程师的很大贡献,美观察家称上海造船厂的专家楼和足球场都暗示有很多乌克兰技术人员投身中国海军装备发展中。 按照这个思路,包括中国空射导弹和巡航导弹等一大批先进装备,都被指为具有乌克兰技术背景。国内网络上最近出现一则消息,称乌克兰送了中国一份大礼,让解放军不再害怕“萨德”反导系统。文中谈到的是洲际导弹生产技术、苏联RS-36M2“撒旦”导弹(北约代号SS-18)和中国的东风-41。军事专家高峰称,把乌克兰一款液体燃料井式发射的洲际导弹与中国最新型固体燃料机动式部署的洲际导弹技术挂钩,是明显缺乏常识性的结论。与此相比,美国称中国利用乌克兰提供的RS-36M2“撒旦”技术改进东风5B的论调可能更靠谱一些。
对此,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为7月25日为俄罗斯卫星网撰写的评论文章中称,这种观点是真实与虚构的奇异结合。虚构之处在于RS-36M2“撒旦”系列导弹与中国东风41明显没有共同点,而另一款与东风41技术类似的RT-23 (北约代号为“手术刀”)固体燃料导弹,无论在尺寸重量还是射程上(乌克兰RT-23导弹射程只有一万公里),都明显要落后于中国的东风41导弹。真实之处在于,有充足理由推测,中国成功获取了乌克兰导弹制造企业“南方机械制造厂”和杨格尔南方设计局的大量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对乌克兰“南方机械制造厂”、杨格尔南方设计局和苏联战略导弹部队所需洲际导弹的主要生产研发商产生兴趣。中国人未必完全仿制了这些单位或企业的任何产品,它们甚至连这种想法都不曾有过,但有意从中吸取丰富的经验技术,吸纳人才并学习组织生产方式和导弹火箭设计方法。军事专家高峰称,虽然真实情况无法印证,但是没有人敢于抹杀中国自身在导弹领域的发展基础和成果,而且真的有机会获得外来技术参考却不用,那才是真正的傻缺。
中国和乌克兰的军事技术合作和军事贸易都是公开的,来华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也都是自愿的,因此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况且按照美俄等军事大国的逻辑,军事技术本身就是竞争和对抗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在俄罗斯的装备中,凡是被冠以“斯基”后缀的,都是被美国指称为窃取或仿制美国同类装备技术而来。而仅就本文的话题来说,俄罗斯专家承认中国的东风41导弹技术远胜乌克兰的RT-23导弹这一点,足以令国人对火箭军的信心底气更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