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公元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南京城,太平天国土崩瓦解。虽然李秀成、洪仁玕等人逃出了南京城,但败局已定,他们无力回天。此时曾国藩的力量达到了鼎盛时期,他的湘军达到将近9万人的规模。如果再加上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曾国藩集团的兵力将超过20万。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曾国藩既没有选择北上推翻清朝,也没有割据南方称王。他继续做清朝的忠臣,而且还遣散了大半的湘军。曾国藩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一、曾国藩自己受传统教育很深,起兵没有任何理由

很多人在考虑问题时,都是以现代人的角度去想的。如果置于当时的那个情况,设身处地的考虑,也就不会说出那么肤浅的话了。首先曾国藩自己是书香门第出身,受着非常标准的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思想在汉朝经过一次大的整顿以后,第一条就是忠君。而且越往后越严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曾国藩作为一个在传统教育下长大的人,让他选择造反,首先要考虑他有没有想过。从曾国藩一系列的行为来看,他只是想维护朝廷的统治。曾国藩在斥责太平军的公文中,以儒家文化的捍卫者自居。这样的一个人在思想上就不会选择造反,自己没有这个想法什么都白搭。这可不像当年的陈桥驿兵变,只是做做样子就完事了。曾国藩直到去世都以清朝的忠臣自居,根本没有其他的心思。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即使曾国藩有这个想法,湘军也不一定就愿意干。曾国藩的很多部下原本就是清廷的官员,他们也或多或少受儒家的影响。曾国藩的手下大将鲍超在给朝中上奏折时一直称自己为“奴才,”这样的人会跟着曾国藩去造反?曾国藩在组建军队时,第一条就是要求将士们忠君。湘军虽然听从曾国藩的命令,但心里还是有朝廷的。后来的袁世凯很明显吸取了这个教训,“吃袁大人的饭,穿袁大人的衣,”袁世凯的教育工作很到位。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湘军不愿意继续打仗。攻克南京以后,湘军将士各个都发了一笔小财。作为小农意识出身的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把这些东西运回老家,然后盖房子买地。也就是说,即使曾国藩有这个想法,湘军也很难从命。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二、曾国藩集团内部并不团结,清廷也不是一点准备没有

曾国藩集团的总兵力超过20万,但这些军队不是曾国藩自己的。他还有两个盟友,一个是左宗棠,另一个是李鸿章。如果朝廷要对他们开刀,他们肯定会抱成团对抗,毕竟是与荣俱荣的关系。但曾国藩如果要造反,结果就很难说了。左宗棠和曾国藩一直不怎么和睦,左宗棠恃才傲物,根本看不起曾国藩。而且左宗棠也是以清廷的忠臣自居,因为慈禧太后很赏识左宗棠。曾国藩向造反的话,左宗棠很有可能从背后给他一刀。至于李鸿章也不会自己往坑里跳,李鸿章是一个头脑非常精明的人,他的政治前瞻性要明显强于曾、左二人。因为就在曾国藩和左宗棠还在死磕的时候,李鸿章已经注意到了那个野心勃勃的邻国日本。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其实对于曾左李等人,清廷方面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就在湘军围攻南京的同时,清廷方面已经派遣僧格林沁等将领进入淮河一线,清廷想干什么不言而喻。如果曾国藩有什么异常情况,北方的清军肯定会南下。认真地说,清军实力也不是很强,但清廷卡着湘军的经济来源。军饷、粮食都是在清廷的名义上下拨的,虽然仅仅是名义上而已。除此之外,西方各国的态度也很重要。起初西方列强是中立的,但后来太平天国与洋人们逐步闹僵。随后西方列强才开始支持清廷全力镇压,它们需要的是在华的利益。在这个前提下,它们希望保留清廷的统治。因此如何曾国藩造反,它们还是会站在清廷的那边。

平定江南之后,掌握20万军队的曾国藩,为何没有想过造反?

三、我们不能过分的渴求古人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汉奸,不得不说,谁的祖先没有留过辫子。抛开民族观念来说,曾国藩等人看出了太平天国不能成事,而且还会彻底搞乱国家。因此他们才会不竭余力的镇压太平军,我们不能过分的渴求古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民主观念开始在清朝内部传播。很多有识之士都感觉这是大势所趋,其中就包括袁世凯。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率领北洋军负责镇压。其实南方的革命军根本不是北洋军的对手,袁世凯完全有能力平定这次革命。但他没有这么做,已经到了不得不革命的程度。袁世凯趁机利用这个机会,逼迫清朝皇帝退位,从而结束了家天下的独裁统治。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要求古人,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