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谈到味精,今天很多讲究健康的人马上谈虎色变:“我不吃那个,做菜别加味精!” 很多人都说,食物食材好就行,不需要味精一样美味!
这话在现代可能是对的,不谈外面的餐馆,我们自己在家做饭,确实不给味精也吃得好,因为有很多食材可以提供鲜味。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的人穿越到食材贫乏的古代,真的会觉得古代人不加味精的饮食味道好吗?
要知道,今天人所拥有的很多能提供鲜味的食材,在古代是根本没有的!你怎么在食材贫乏,大多数时候只有很少的几样蔬菜和调味料的情况下做出鲜美的菜肴来呢? 不信?随便说两句,秦汉年代,鸿门宴上樊哙闯入想保护刘邦,于是项羽命令赏给他酒和“彘肩”来品尝,彘肩就是猪腿,这货就拿盾牌当桌子,把猪腿放在盾牌上,用剑切着吃。
其实根据考证,樊哙吃的猪腿不是生的,而是白水煮猪腿。当时的肉吃法是放进鼎之类的大锅里煮,注意,煮的时候的不放盐和其他作料的,就这么白煮。熟了后,捞出来,切成小块,旁边放一碗用盐、醋等调料调制出的蘸酱,再把没搁盐的白煮肉蘸酱吃。 樊哙不用蘸酱,直接吃一条没给盐和酱的煮熟猪腿,豪迈吧!!但这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当时贵族吃的就是这种现代人看了都受不了的白煮肉.......
到明清时代,引入了各种食材和调味料,有了辣椒,花生,玉米,洋葱,番茄及其各种香辛料,连糖和油也开始变得廉价了。我们从流传下的菜谱里,已经感到总算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过,也只是到了能接受而已......... 小编曾经采访过曾参与过一次满汉全席的 名厨师,据他说:如果按照传统古法制作手法,很多菜品不说健康不健康卫生不卫生,你甚至会觉得很难吃难以下咽。
我们今天看看明朝万历皇帝的食谱,感觉就是蔬菜少,肉多。比较腻味。 为啥蔬菜少?因为今天人吃的蔬菜,其实都是最近几百年才发明培育出来的! 比如你今天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蘑菇,由于一直没发明人工养殖的方法,在明朝却是一般人难得每天吃到的珍品,1516年北京市场上,蘑菇的价格甚至到了猪肉的20倍!
各位如果穿越到古代,除非你是富豪,不然你会发现你每天面临的饭菜选择少得可怜。21世纪的大多数蔬菜要么还没出现,要么贵得离谱根本买不到,平民老百姓乃至一般低级官员,数数手里的银子,叹口气,还是吃水煮大白菜吧。 其实大白菜对于古人来说,实际已经算是很不错的饮食,在大白菜刚刚培育成功的南北朝时代,当时人们就觉得这大白菜比传统上 江南的 莼菜,巴蜀的葵,芹都要鲜美。当时人写了无数的诗词颂扬大白菜的美味 。 到了晚清时期洛阳的一批名店,如万景楼,仙景楼曾闻名遐迩,但常吃的还是最普通最加强的做法,比如白菜炖肉片,清炒大白菜,麻辣大白菜等等。
这不是大白菜开会么~ 我们今天说的八大菜系,原先只有四个,哪四个?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无论是四大还是八大,排名第一的都是鲁菜。 因为这个排名是清朝初期开始出现的,当时大量的山东人到北京谋生,鲁菜成为了当时北京最实兴的菜式,又成了宫廷菜,传统中国是官本位,所以北京官员们的胃口成为排名的根据。 那为什么鲁菜在北京的官宦餐饮市场上占据了主流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们能用便捷低低成本的手段从各种海鲜里 造出鲜味来。
比如鲁菜里著名的胶东菜,他们发明了一种技术,就是用上图的 海肠子烘干研磨成粉,做菜时撒一些进去,普通的菜肴立马变鲜了。当其他家餐馆努力煮好几小时高汤来试图调出鲜味的时候,胶东菜师傅轻轻一摆手,工作完成! 现代人都明白,这种成本和时间上的优势意味着什么! 这种原始的味精,对于吃惯了水煮大白菜的一般人来说,就是味觉的原子弹!
到了20世纪初期 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这就是味精了。 认真看完我上面的文章的人应该明白了,在食材丰富廉价现在,家常菜不用味精算是一种没错的选择。因为有那么多丰富食材,哪怕是一瓶老干MD味道 都比过去皇帝吃的还好。总有办法调出鲜味啊。 但是在食材贫乏,不能廉价的取得丰富食材的情况下,味精却是必不可少的秘密武器,会对你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大家有机会穿越到了古代,相信我,还是在包里多装一包味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