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经常出现那种政治上低能的天才将领。这样的人居功自傲,或者干脆不把君主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当然会让君主猜忌,无论将领是否真的有不臣之心,都很难逃得过被杀的命运。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很多将领在功成名就以后不知归隐身退,一味的搅在政治的漩涡里。这样一来,君主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为了下一代的继承人,都必须清除所有可能具有威胁的障碍。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不透这一层,引来了杀身之祸。
一、这两位名将都没有猜透君主的心理 秦国名将白起堪为四大名将之首,此人通过伊阙之战开始崭露头角。到了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都知道了白起的威名。通过计算,白起消灭了敌军在100万以上。在秦国所有的名将中,白起的这个成绩绝对是第一。但是白起看不起任何人,他在击败了40万赵军以后,在国内开始居功自傲。对丞相范雎也不是十分的尊敬。范雎是一个外来户,他为了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就必须扳倒白起。他开始变着法子的折腾白起,此时白起应该先明哲保身。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他一再和秦王发生正面冲突。最后秦王一怒之下命令白起自杀,此时白起还是有申诉的机会。可惜他选择了服从命令,一代名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处理与朝臣、君主关系的问题上,白起远不如后来的王翦。
汉朝初期的韩信在处理与皇帝关系上也有很大的不足,当年,刘邦处于明显的劣势,急需已经平定了山东的韩信夹击项羽。为此韩信的价码是“封自己为假齐王,”刘邦听闻以后勃然大怒。不过刘邦身边的张良机灵,随即给刘邦使了一个眼色。随后刘邦就坡下驴,直接封韩信为齐王。趁君主危急而要挟君主,从这一刻开始,刘邦就已经开始忌惮韩信。到了天下统一以后,刘邦把韩信改为了楚王,这已经是在给他挖坑。随后又做出了什么游玩云梦泽的把戏,成功的把韩信拿下。韩信被贬以后,如果聪明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潜伏下来。但高傲的韩信不屑于和樊哙等人为伍,处处显示自己的特殊之处。到了最后即使刘邦不杀他,吕后也一定会除掉他。
二、皇帝的继承人问题,不是武将们能够插手的 对于皇帝来说,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不希望任何人直接插手。尤其是那些拥有兵权的武将,绝对是最为忌惮的。但是唐朝名将侯君集则等于是在找死,侯君集在李世民的名将中排名是比较靠前的。至于演义中的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的实际地位明显不如李靖、苏定方、侯君集,但是侯君集依靠自己在玄武门政变中的功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开始贪污公款,以至于李世民对他逐步冷淡下来。如果侯君集聪明,要么想办法重新得到皇帝的重用,要么就直接退休。可是侯君集在发现自己被冷落以后,想到的办法是联合太子李承乾谋反。这当然是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世民对军队的重视程度想到高。最后侯君集的下场自然十分悲惨,而且还祸及全家。
在很多人的眼里岳飞是一个标准的忠臣,但是岳飞说话却很不注意。岳飞被封为节度使时年仅30岁,岳飞高兴的对部下讲:“本朝30岁拜节度使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太祖皇帝,另一个就是我。”问题是你不想一想,赵匡胤后来干了什么事。岳飞还涉及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那就是皇帝的继承人问题。当时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而岳飞却要求宋高宗立太子,这等于是给赵构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有一段时间内,岳飞和赵构闹别扭,说什么就是不愿意上任。赵构传达了两次圣旨,但岳飞仍旧没有下山的意思。在与金国和谈的过程中,赵构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把岳飞作为了牺牲品。
三、蓝玉一再挑战朱元璋,最终难逃被杀的命运 蓝玉是朱元璋在位中期的名将,当时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已经去世。蓝玉是朱元璋最为器重的名将,为此蓝玉先后几次率兵北伐。朱元璋曾经把蓝玉视为自己的卫青,但是到了后期,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开始了大杀功臣的过程。在此时蓝玉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和朱允炆站在同一序列,而不是一再挑战朱元璋的底线。最后蓝玉被谋反罪被剥皮处死,认真地说,蓝玉谋反绝对是一个冤案。但是蓝玉也并不干净,他排除异己,而且在战争中屠杀蒙古战俘。其实除了这些名将之外,还有很多将领也是这个样子。最大的典型就是蒙恬,他指挥30多万精锐部队。但在最后死在了赵高的手里,而且是没有做出任何反抗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