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明清时期握有国家四分之一财富的盐商 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在明清时期,最有钱的除了江南地区的丝绸商,那就是两淮地区的盐商了。由于西北的青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当时的人民基本上是靠海盐生活的。两淮地区以其便利的运输条件和靠近海洋的优势,成为了盐商们的首选。随着时代的发展,盐商们在鼎盛时期占据了国家四分之一的赋税。但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盐商们也最终走向衰落。

握有国家四分之一财富的盐商,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盐商们曾经拥有国家四分之一的财富

盐、铁等物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是长期被垄断的,从汉朝到元朝,国家一直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到了明朝,明朝皇帝把食盐的垄断经营权交给了商人们,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盐商。明朝建立以后,国防重心一直是抵御北方的蒙古骑兵南下。供养大量的军队就需要大批的粮食,依靠卫所军自己屯田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明朝中央的办法是盐商先将粮食运往边疆,然后中央给商人们发放盐引。商人们根据盐引去盐场取盐,最后才是到各地买卖。这一政策虽然看上去是一举两得,其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的问题,有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商人们根本不愿意去。很多山区的百姓只能自己长途跋涉到城区买盐,有时私盐可以给他们带来方便,可是私盐的风险太大。

握有国家四分之一财富的盐商,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历朝历代对私盐的打击力度都是非常强的,贩卖私盐如同制造假币。说到盐引,这可是一份传家宝。拥有多少盐引是盐商实力的象征,盐引可以世代相传,这就保证了盐商实力的长期维持。清朝建立以后,延续了明朝的这一制度。而且盐商们与皇帝之间也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在清朝前期,盐商们的实力达到了鼎盛。同时缴纳给朝廷的盐税也不过100多万两,即便加上各种孝敬,也不会超过300万两。盐商们每年的利润在500万以上,就这样,盐商成了中国最有钱的一群人。这些人的财产总和占到了清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几乎可以影响朝廷政策的推行。而且这群人都有自己的靠山,因此盐商成为清朝一股很大的势力。

握有国家四分之一财富的盐商,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二、乾隆皇帝的败家行为,进一步毁了盐商

盐商与朝廷属于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对朝廷格外上心。从乾隆时期开始,盐商们索要缴纳的赋税大大增加。每年要缴纳的盐税就多达400多万两,除了这些盐税,还有额外的支出。乾隆一直吹嘘自己十全武功、六巡江南,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是巨大的财力支出。为了这些事情,盐商们前前后后又捐出了1400多万两银子。经过乾隆一系列的折腾,盐商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也只能在盐的质量上下功夫。分量不足和质量下降成为了家产便饭,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盐商们之所以选择淮河地区,就是因为这里的漕运。随着漕运的崩坏,盐商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握有国家四分之一财富的盐商,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到了道光时期,盐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死局,改革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首先就是更改管理方式,之前管理盐商有专门的机构盐运司,现在改成了两江总督直接管理。当时的两江总督陶澍 进而改变了盐商们的经营方式,盐商们不在拥有垄断的权力。很多偏远地区分给了那些小商人,在大城市也出现了竞争者,就这样,盐业的这盘棋又活了。当时已经是鸦片战争的前夕,如果不是那场战争,继任陶澍职位的就是那位林则徐。在清朝晚期,盐业属于僵而不死的状态。青盐大规模开采之后,价格便宜的青盐占据了市场。随后国家直接管理盐业,这些盐商们随着历史烟消云散。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