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撒手人寰。胤禛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继位成为了雍正皇帝。他的最佳助手胤祥也水涨船高的成为了铁帽子王,最大的输家就是老八胤禩。认真的说,胤禩是一个守成之主,在王朝的中期很合适。但是他不适合康熙后期的朝局,注定成为皇位争夺战中的牺牲品。
一、出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又过早的暴露了自己 胤禩是康熙的第八个儿子,在所有的皇子中属于不上不下的样子。最主要的是他的出身问题,胤禩的母亲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女人,在很久以后才被康熙册封为妃。虽然清朝没有立嫡长子的习惯,但是母亲的地位高低确实也决定了皇子最初的地位。皇二子胤礽的母亲是赫舍里皇后,赫舍里在生下胤礽不久之后去世。作为正牌皇后唯一的儿子,康熙对胤礽疼爱有加。在胤礽两岁时就册封他为太子。康熙准备好好培养胤礽,希望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问题是过早的立胤礽为太子,使他处于众矢之的的状态。其他的皇子也想成为皇帝,他们首先要把胤礽拉下马。老八胤禩就是最积极的一个,他的母亲不受宠,他就需要在自己的手里翻盘。
在康熙在位的中后期,胤礽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这让康熙非常失望。最终康熙在一气之下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这给了胤禩机会。为了争夺皇位,胤禩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结党是康熙的大忌,皇子联合大臣更是不可原谅。太子被费以后,胤禩迫不及待的怂恿他的盟友们推举自己为太子。如果他仅仅是支持率过半数,那康熙还不会反应强烈。问题是各省的大员和朝中重臣几乎都支持胤禩,这下子让康熙十分紧张。不要忘了,康熙才是真正的皇帝。胤禩过分的秀肌肉让康熙感到这个人势力太大,甚至有搞下自己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再次册封胤礽为太子。
二、自己不适合当时的情况 康熙是一个十分精明的皇帝,除了自己权力这一层考虑之外,康熙还需要考虑胤禩上台后的一连串后果。胤禩拥有庞大的政治集团,大量的官员支持他。可说到底,这些官员支持胤禩的目的无外乎升官发财,胤禩也肯定做出了一些封官许愿的保证。一旦胤禩成为皇帝,这些水涨船高的官员势必会侵蚀国家财富,全面腐败就为时不远了。老八被称为八贤王,所谓贤就是宽厚的代名词。当时的清朝官场的腐败已经十分严重,国库亏空也是惨不忍睹。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贤王,而是需要一个拥有雷霆手段的狠角色。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宋仁宗,即便老八能做宋仁宗,他的范仲淹和包拯呢?
认真的说,胤禛是最合适的人选。雍正上台之后,推行了摊丁入亩等政策,确实充实了国库。其实这不是雍正的原创,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在100多年前就干过这些事。雍正的反腐力度也是相当大的,确实对当时的官场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在康熙末年,国库的储银只有700多万两。到了乾隆继位的一年,储银总量达到了5000万两以上,这是都是雍正一点点积攒出来的。人无完人,雍正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务政治。康熙在位61年只收到了1300多件密折,雍正在位13年就收到了17000多件,打小报告的恶习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康熙相当于创业之君,雍正就是一个守成之君,乾隆则是标准的败家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