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革命老区一都镇普礼村焕新颜 幸福指数节节高

“以前,我们村和许多旧时的农村一样,人们需要不停劳作,却不一定能吃上饱饭,现在生活好了,多亏国家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生活。”近日,记者走进我市重点革命老区村——一都镇普礼村,村里老人向记者说起这些年该村发生的变化时感慨不已。

村民老方说,新中国成立后,老区人民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道路,昔日羊肠小道变成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钢筋混凝土高楼代替了瓦房,家家户户都用上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惠及到家家户户,尤其是近年来,该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效,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

据了解,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普礼村立足长远,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实施改造,经过不断打造提升,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

普礼村党支部书记方仁瑞说:“在规划时,我们注重保留绿色格调,充分利用村内闲置空间,做好主次干道路边的绿化美化工作。同时,采取‘低价苗木免费提供、高价苗木补助种植’的方式,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庭院绿化工作,在房前屋后空地建造绿化池、花圃等。”

方仁瑞说,在打造“美丽庭院”过程中,村民们就地取材,从流经村庄的普礼溪中采集鹅卵石,用来建造路沿和花圃等。同时,充分利用废弃水泥块砌筑埕边护坡等,不仅美观大方,还节约成本。开挖出的肥沃土壤,还被用于种植村内花草树木,村内一些杂乱生长、有碍观瞻的竹子被村民们砍下后,加工成房前屋后或田边的竹篱笆。此外,引导村民种植枇杷、橄榄、橙子等果树。

在村庄规划建设方面,普礼村也有自己的一套“招数”。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因此,在规划中注重保护生态林地,保持田园风光,减少城市元素。

“我们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思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农村特色,发动村民开垦荒地,将边角地块种花、种树或种菜。同时,量力而行推动村庄改造提升工作,不‘贪大求洋’和大拆大建,保留老旧房屋,仅做一些简单的改动,把文化传下来,把乡愁留下来。”方仁瑞说,在村庄建设过程中,许多村民主动出工出力,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既提高了效率,还节约了成本。此外,该村先后完成了1000多米长的主次干道路面拓宽和硬化工作。同时,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对贯穿村庄的普礼溪进行原生态改造,对河道进行清淤,对溪旁的护坡进行改造,让原先浑浊的溪水变得清澈起来,这些活水也让村庄充满了灵气。

为改善民生,该村还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并规划建设综合休闲服务区等配套设施,积极打造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村民共同发家致富,让普礼村早日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