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发生在清朝末期的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像是一道深深的伤痕,让无数国人记忆犹新。 鲜有人知的是,在明朝晚期,也发生过一次类似于“鸦片战争”的对外战争。如果说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向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明朝晚期,则是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以对华贸易为借口,向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 开始是相同的,过程是相同的,唯独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380多年前的1633年。那个酷暑难当的7月。广东南澳附近海面上,驶来一支气势汹汹的舰队。这是一支荷兰舰队,一共13艘战舰,加上50余艘海盗船只,由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率领,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沿海发起了进攻。
荷兰是一个北欧国家。国土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比中国台湾省的面积大一点点,堪称弹丸之国。可是在16、17世纪,荷兰却是全世界闻名的海上霸主,其殖民地遍布全球。 荷兰位于北欧,中国位于东亚。相隔何止万里之遥。荷兰为何来到中国发起战争?这是因为,荷兰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为了独占中国的对外贸易,荷兰提出中国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贸易,只能与荷兰单独贸易。 这种要求,当然被明朝崇祯皇帝一口拒绝。 于是,荷兰就挑起了战争。 面对战争的威胁,明朝毫不畏惧。崇祯皇帝下令,严厉惩罚荷兰军队的挑战。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圣旨后,以“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为前锋迎战。 郑芝龙的名字,大家或许感到陌生。但他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儿子,即郑成功,就是后来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父亲郑芝龙却是正儿八经的海盗出身。1628年,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奏折写道:“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劫富施贫,民不畏官而畏盗。”
明朝军队奈何不了郑芝龙,就将他招安。郑芝龙摇身一变,从海盗成为一名明朝官员。郑芝龙接到应对荷兰舰队的命令后,调集了以前的海盗部队,积极准备战舰和放火船。到战争爆发前,郑芝龙已经征集到400多艘舰船,与荷兰舰队相比,占据绝对优势。 当时,荷兰军舰主力舰均为盖伦船。这种船只块头很大,通常拥有两层或多层甲板,而且火力也很强大。相比之下,郑芝龙的400多艘舰船个头更小,单打独斗战斗力较弱。不过,由于配置了全新的英国大炮,郑芝龙舰船的火力并不亚于荷兰舰队。 10月22日,双方在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海域展开决战。当日凌晨,郑芝龙率150艘主力舰船,将59艘荷兰舰队包围。荷兰舰队以猛烈的炮火进行攻击,郑芝龙方则以英国大炮回击。双方打得难舍难分。 就在这时,郑芝龙使出了一个荷兰人从未见过的战术。前面,我们提到了放火船。这是一种满载火种的小船。郑芝龙一声令下,100艘放火船在大船火炮掩护下,一拥而上,对荷兰舰队开展火攻。
荷兰人惊慌失措,两艘主力舰刚刚开战,就在放火船围攻下遭到焚毁。另外两艘战舰在炮战中被击沉。还有一艘战舰被中方俘虏。其余几艘战舰,在遭到重创后,落荒而逃。参战的50艘海盗船,则全军覆没。 料罗湾海战,是荷兰舰队在远东遭到的第一次大惨败。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不得不引咎辞职。明朝方面呢,则向荷兰提出要求,一是荷兰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只能到大员(台湾)去,不可到中国沿海。二是荷兰必须赔偿战争损失。 最终,荷兰每年向明朝船队缴纳12万法郎的进贡,换取荷兰船队在东亚地区的通行权。这对于当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来说,无异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