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剩下的寥寥无几的成果之一。图为学堂师生合影。) 康有为恰好是在甲午战争战败那年考上了的进士,不过他在考试中的名次并不高,考完后被分配到工部当候补官员。工部类似于今天的建设部,在当时清廷中央各部中是个最不重要的部门。而且当时的情况是人多官少,等着后补的官员非常多,很多人等了一辈子都当不上官。也就是说,实际上康有为在仕途的前景十分黯淡,可以说几乎没有当官的希望。 不过后来在翁同龢的推荐下,康有为很快引起了光绪的注意。 康有为这个人志向很大,他自认为自己是孔子再世,有改天换地的才能。 于是他没有老老实实地等着上任,而是发表各种著作、组织学会、发表演说、不停地给光绪皇帝上书。康有为的改革设计十分激进,主张从中央到地方,从法律、财政到人事、教育,进行全盘化的改革。能吸引光绪注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康有为的言论十分有感染力。他善于言辞,动辄引用欧洲、日本诸国变法成功的例子,还处心积虑地考证出《论语》、《易》中早就有变法的主张。 康有为对光绪声称,只要按照他的方法去变法,只需要三年时间“各省铁路皆成,学堂皆立,学会皆开,工有新器,商有新学,地有余利,民有余饶”。十年后则大功告成,“足以雪仇耻而威四裔不难矣”。 “雪仇耻而威四裔”,而且仅用十年——这样的许诺对于光绪来说实在太吸引人了。光绪是在洋务运动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从小就接触到来自西方的新文化,甚至小的时候就有西方国家的玩具厂商为他量身订制过玩具。所以光绪不像他的长辈那样对西洋事务那么抗拒,对于全面变法这种事十分欢迎。 然而,光绪并不清楚的是,康有为的建议其实大有问题。 康有为追求的是国家立刻改头换面,所以要实行的是快速、全面的变法。用他的话说,叫“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是变法的本质就是要改变国家制度,要快速、全面的变法,就等于要把国家的大部分旧制度全都轰然推翻,再原地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 可是,这谈何容易! 在阅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深刻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用详细解释大家都能明白,那就是:每一项国家制度的制定都来之不易。 即便是再聪明的人不经过亲身实践,也很难判断一个制度的效果怎么样。王莽是当时屈指可数的人才,可他不知道照搬《周礼》是不行的;汉武帝雄才大略,也不知道彻底剿灭游牧民族是得不偿失;我们现在所看到明清时代的那一整套成熟的政治制度,实际上都是之前一千多年里无数动乱、战争的惨痛教训换来的。 不光是中国,外国也是一样的。比如欧洲人,他们同样也不是神仙先知,一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对国家最好,近代那些议会、宪法、保护私有财产之类的制度,也是经过好几百年的磕碰、试验总结出来的。再厉害的天才,也不可能自己关屋里,把一条条最合适当下的政治制度全都凭空想出来。 中日变法需要来快的,要在短时间里直接建立一套新秩序,光靠自己想象不行,最好的办法是把西方各国的制度挑一个好一点的,整个直接照搬过来。细节愿意改改就改改,但是大原则、根基都不能随便乱动。如果一切光凭当事人脑子里的空想(就像王莽),那最后指不定出会什么幺蛾子。 而且,最好还要到外国亲自看、亲身学。 为什么呢? 因为一国的制度太复杂了,上到国家政体:有没有议会,议会怎么开会,议员怎么选举,议员的发言受不受法律约束。下到各种琐碎规定:一个县需要几个小学,国家邮局怎么收费,哪些商品免税哪些不许老百姓私营,这些琐碎的事务很难靠书本和报纸来间接学会。 所以日本搞维新变法,就是派了一大堆人到外国去学习考察,学成回来再指导国家。后来日本维新政府中的中坚力量,包括伊藤博文在内早年都有留洋经验。另外,还得多雇佣外国顾问,时不时地可以咨询随时出现的新问题。 可是康有为不同,他在维新变法时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外语。他仅仅是靠阅读二三手的翻译书籍来了解的外国事务。康有为给光绪的变法建议关系到国家事务的方方面面,可并不都是照搬的外国制度,而是部分模仿外国,部分靠自己的想象和中国传统知识来脑补,所以很多制度看上去是西式的,其实似是而非,并不实际。比如他主张模仿西方大规模发行纸币,但是没有相应的保证金和发行计划,这其实就很容易造成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康有为没出过国,光绪更没出过国。 光绪对于国外的了解,主要靠下面的大臣给他呈上来的书籍,或者阅读报纸上的图书广告,再就是让办事人员去专门购买。他的阅读面实际比康有为又窄了一层。而光绪的亲信翁同龢更原本就是顽固的清流派,在清廷里是最拒绝西洋事务的那批。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结果越聊越投机。光绪左思右想,越来越觉得康有为的这套办法实在是好,这些办法一用国家必须强啊。于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三年之后,光绪开始逐步重用康有为一党,准备施行康有为的新政。 这样冲动玩笑似的变革,我们不谈具体的技术手段,仅从变革的思路来看,就注定即便没有慈禧等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也是很难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