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手持高精度栓动步枪的解放军狙击手 近日传来好消息,我军狙击手使用国产高精度栓动步枪在国际狙击手比赛中获得多枚金牌。就在十多年前,这是我军狙击手即使装备外军先进装备也无法做到的成绩,中国狙击手进步之快令人赞叹。 自建军以来,中国狙击手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在1979年以前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历史空白期,我军一直没有制式的狙击步枪配发。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国内经济条件有限,对于狙击步枪这样造价较为昂贵(制造验收精度高,尤其是涉及到瞄准镜这种光学装备)的武器装备负担感到吃力。 另一方面在解放后,国内推崇步兵技能以近距离作战为主——即所谓“200米内硬功夫”;尤其是60、70年代,在教条主义兴盛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任何试图表达要求与美军、苏军看齐观点的人,都很容易被卷入政治立场和路线斗争中,落个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场。
图:79/85狙击步枪,中国解放军用血交的学费 第二个阶段始于1979年爆发的中越边境战争。有着丰富实战经验、接受苏联援助(包括物资装备、技能训练)的越军狙击手给我军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在血的教训和一线部队的呼声下,国内果断转变思维,测绘仿制在战场上缴获的越军SVD狙击步枪,并广泛配发全军,彻底结束了步兵没有制式狙击步枪的历史阶段。 但这个阶段中,国内的狙击体系发展没有足够理论根基的问题也暴露的很突出。一方面国内的狙击体系实际上参照的并不是苏联体系,而是更接近缩水的越南体系。不只是关键的装备体系配套不全,如狙击步枪没有专用高精度枪弹配发;关键是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高水平技能培训体制——比如苏联有师级建制狙击手学校,每年六期课程,对团一级选拔出来的狙击手候选者进行200课时培训。
图:5.8毫米口径的88式狙击步枪 根基的缺乏使得国内后来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盲目发展时期,走了不少歪路。比如长期没有专业狙击手培训体系;狙击步枪瞄准镜没有发展为以密位点为代表的精密测距方式;在枪械平台开发上,甚至搞出了小口径狙击步枪这样在基本路线方向就错的彻头彻尾的换代产品。
图:武警特警学院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 第三个阶段始于中国21世纪以后的对外交流和竞赛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中,中国狙击体系终于全面走上正轨。这里必须强调武警部队特警学院的历史贡献,作为国家最核心的特种反恐力量;武警特警学院拥有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水平高,责任感重敢于担当,装备自主选择权限较大。 武警特警学院是一所“亦队亦校,队校合一”的特殊军事院校,因此其组成人员都具备高等教育学历,而且只论技术、实事求是的优良学术气息浓厚。这使得他们只要能获得合适的机会,对于国外军事理论的吸收消化速度是非常快的。这是国内其它单位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武警特警学院成为国内狙击体系发展的引领者、并且地位不可动摇的关键原因。
图:全面引入西方化训练体系,装备国外高精度栓动步枪,当时在国内导致的非议非常大 另一方面,武警特警学院在国内地位非常特殊——简单的说,就是在他们可以执行任务的范围内,如果他们也不行,那中国就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人了。因此武警特警学院的人荣誉感、责任感都特别重,只要能够真正改善战斗力以满足未来的反恐等作战需求,他们并不在乎打破传统、招致非议和压力。 正是武警特警学院在早年参与国外的狙击竞赛以后,深感国内当时现有的体系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脚步;他们顶着压力开始全面引入西方的理论教材和武器装备,并在后来连续使用美国雷明顿R700、瑞士西格绍尔3000等高精度栓动步枪在国际赛事中获得优秀成绩。
图:俗称26式狙击步枪的国产高精度栓动步枪大量装备,是中国狙击体系开始走上正轨的证明 武警特警学院的成绩以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彻底扭转了国内对于狙击体系发展的主流观点。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向武警、公安特警、解放军等军警系统大范围推广普及,也开始推动国内的高精度步枪研发。比如解放军特种部队广泛采用26式这种西方口径的高精度栓动步枪,哪怕是放在十年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正确的发展路线方向、高素质的专业精英群体、高水平的激烈竞争,是促进一个领域水平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狙击体系目前已经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