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美军测量船与水下滑翔机,滑翔翼未展开 根据外媒报道,12月15日,中国海军在靠近菲律宾的海域,在与美军海洋测量船鲍迪奇号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当着美军的面,将其放出的两艘水下无人航行器之一打捞带走。目前美方已经向中国提起抗议,要求归还无人航行器。 根据目前的消息,被捞走的型号是美军的“近海战场感知——滑行者”,该航行器就是传说中的水下滑翔机。水下滑翔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专家Henry Stomme在1989年提出,并在90年代获得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资助,并成为近年来国际水下无人设备的发展重点方向。
图:水下滑翔机的运动原理
图:水下滑翔机在垂直剖面上的周期性滑翔运动,尾部露出水面的时候,可以和卫星进行通讯 水下滑翔机的特点是没有鱼雷或者潜艇那样的螺旋桨、喷水泵等外挂推进装置,它的航行动力完全来自自身浮力。它通过各种手段(比如依靠电机和多冲程活塞泵,吸进和排出海水),调节自身浮力不断处于正(上浮)、负(下沉)之间往复变换的状态;然后凭借类似飞机机翼的滑翔翼,在水下能够产生向前的滑翔速度。
图:LBS-Glider 由于运动原理的不同,水下滑翔机只用非常少的能量就能跑很远的距离和时间——比如用12公斤重的锂电池实现330天/7000公里续航,是传统水下航行器完全不能相比的。特别是利用不同深度水流的温度差来获得能量的热差驱动设计,能有效帮助水下滑翔机这种低功率的推进系统跑得更远、更久。
图:直接进行反潜是不可能的,水下滑翔机的最大速度撑死了也就每秒钟跑个几米 但是这种特性,也决定了水下滑翔机是绝对不可能跑得有多快的。它适合的是针对非时间敏感性的任务目标,进行长期的侦察活动——比如长年累月的水文信息积累,海底环境调查;但是对于时间敏感性的任务、特别是水下活动目标的任务,比如去主动搜索、追踪潜艇之类的,那是完全没戏的。
具体到型号上,中国海军此次打捞的LBS-Glider System,它针对各种特种任务专门优化设计海洋航行性能,能非常简单的进行部署,一次运行时间可以达到4-6个月。依靠浮囊使尾部的天线露出水面,并通过铱星系统与后方的操作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完成数据发送并接受任务指令。操作控制中心可以24小时全天候工作。
图:国内某型水下滑翔机的总体设计和试验照片
图:中国的Sea Wing 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晚,但是追赶脚步还是比较快的。相关的最早工作是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2003年启动,在2008年研制成功样机。随后国内多家高校和院所进行了跟进研究,并推出了多种产品。 目前国内的水下滑翔机,也早已经在大洋深海中进行过航行试验,比如2011年,我国的Sea Wing水下滑翔机就搭乘“科学一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4000米深海处多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接近1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