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前面说曹操顺江而下的战略计划非常正确呢?曹操到底隐藏了怎样的一个大秘密呢?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六月,曹操上表献帝罢除了三公之官,重新设置丞相,自己做了丞相,总揽了朝政。另外,此时还以“破浮华交会之徒”的名义杀了孔融,目的仍是震慑那些总是想利用献帝的名义企图分散曹操手中的权力的“三公”势力及不懂政治的“清谈”派。这些举措稳定了内部,消除了后患,曹操迎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好局面。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 八月刘表背上毒疮发作而亡,刘琮继任荆州牧,与其母蔡氏同掌政权。 九月刘琮投降,降军有七、八万,连同曹操出发时的十五、六万(这些数据是按周瑜的估算,我认为比较可信,因为战争中需要准确的数字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计划,多算了对手还好些,少算了就可能是大灾祸。这个数据已经比孙吴的兵力多太多了,周瑜如果故意说少了,所起的作用也没多大,相反带来的坏处更大。) 至此,曹操征刘表,收汉南,在占据了襄阳后,己达成了原来的战略目标。这一切进展得太顺利了,兵力上没有损失,相反物资上、战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加,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支庞大的水军,连孙权的人都说;曹操获得江陵的舰船和刘表的水军后,长江天险“已与我共之矣”。 曹操南征前,曾问计于荀彧, 荀彧建议“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即大张旗鼓由宛城 (今河南南阳市) 和叶县进军的同时,率轻骑兵抄小路向襄阳和江陵挺进。曹操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襄阳是刘表的老窝,而江陵是军需库,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舰船。这是绝不能让刘备得手的,于是采纳荀彧的建议,浩浩荡荡地从宛、叶向荆州出发,走到半路,留下辎重,自己率轻骑直扑襄阳。《三国志·先主传》说:“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车到襄阳。” 到了襄阳,刘琮投降了,曹操得到了蒯越、傅巽等人才。此时,江陵物资的具体数据肯定明晰了,这让曹操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非常大胆、非常有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可以说“赤壁之战”这场大戏在这个时候已经拉开了序幕。当然,在曹操心中,这个战略构想绝对不可能与“赤壁”两字沾边,大概应该叫“柴桑登陆计划”吧。毕竟,“赤壁之战”是后人命名的,不过是曹操展开新战略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场遭遇战。
所谓“柴桑登陆计划”,就是指顺江直下,采取“赶鸭上岸”的方式逼迫孙刘联军离开水面或退回柴桑,不寻求水上决战,避过孙刘水军的主力,直扑柴桑,在柴桑附近抢滩登陆,攻破孙权的大本营,再与荆州的军队双拳出击,那么游弋在长江上的孙刘联军就会像风箱里的老鼠一样,被消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选择登陆的地点是柴桑而不是别的地方?个人认为,曹操选择柴桑(今江西九江) 的可能性最大。当时孙权掌握了会稽、丹阳、吴郡、豫章、庐陵、庐江等六郡,而柴桑是六郡的门户, 过了柴桑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天险可守了。孙权把他的军政中心设在这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打击这里能够最有效、最快速地解决这场战争,打下这里六郡就基本上成为囊中之物了。 我提出“柴桑登陆计划”这个名称,决非凭空臆造,也不是为了作“哗众”之举。这是有根据的,甚至曹操在战前都几乎明白地说出来了。我们来研究一下当时有记载的一些情况: 曹操抵达襄阳后,得知刘备已向江陵逃窜,又亲点五千精锐骑兵,以一天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去,大败刘备于当阳,将刘备驱赶向夏口方向一段路程后才转头向江陵进军。不少学者对此很不理解,为什么曹操当时不对刘备赶尽杀绝,认为这是曹操指挥失误,骄傲轻敌,纵虎归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看当时的情形象不象一头猛兽在吃猎物前,总是要先把想偷嘴的窥伺者远远地赶开,然后再回来美美地享受?也就是说,当时这支精锐骑兵的任务不是吃掉刘备,而是确保完好地拿下江陵的物资。了解了这点,对曹操没有马上消灭刘备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了。这也表明了, 此时曹操准备柴桑登陆,进取江东的战略意图已经形成并开始实施了。 拿下襄阳、江陵后,对于下一步该怎么走,曹操阵营主要有两种主张: 一种是政治的手段,即同意贾翊的建议。曹操在顺江而下之前曾征求贾翊的意见,当时贾翊的建议是先安抚百姓,获取民心,站稳脚跟后“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政治手段,当时曹营中的人应该是比较赞同这个主张的,即使是后人也大都同意这种主张。 还有一种是军事的手段。学者们研究赤壁之战后提出了一些军事上的建言,比较典型的是:曹操就应该以陆军为主力,走陆路东边,扼江两岸,寻找合适的战场决战。这种方法,应该说当时的客观条件是不成熟,难以实施的,因为战线长进军慢、消耗大、变数多、旷日持久,这决不是曹操想要的。曹操想要的,当然是军事的手段,但不是这个样子的,他要的是一招制敌的方法。有这样的方法吗?有!曹操想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诸葛亮后来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言中说“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后人都认为这是曹操得意忘形的表现,却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曹操作出这样的断论背后的支撑点。这句话恰恰说明了曹操这个时候实现新的计划的基本条件已经形成,这个计划是可以很快“定天下”的。能够达到这种含金量的计划又最易实施的,恐怕只有“柴桑登陆计划”这种前无古人的谋略创造吧。衡量当时各方面的条件,曹操都占尽优势,这个计划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何况,孙策以五、六千人都能打下江东基业,曹操拥有二十多万大军,兵精粮足,具有碾压性的优势,打下江东绝非难事。 围绕”柴桑登陆”这一计划,曹操在各方面是积极地做了准备的。如果我没有估计错,曹操战船上的兵力应该是十五万左右。但为什么曹操要号称八十万大军呢?很多人都认为曹操这是在恐吓敌人,给对方制造压力。真是这样吗?我看恐吓的用途肯定是有的,另一方面,曹操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一千多条战船,当时可以装下多少大军呢?即使没有曹操故意夸大的八十万那么多,但打个对折应该也能装个四十万左右吧。如果只有十五万人,那么空出的船上装了些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是粮草辎重,甚至有战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了解了这点,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事情的真相也将浮出水面了。这么多军粮,曹操是想与孙刘联军打水战吗? 显然不是。至于曹操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铁链将船首尾连接起来的疑问,也昭然若揭了。这根本就是一个超大型的“水上兵营”和“流动粮仓”嘛。 为什么曹操会在江陵停留了两个月才顺流东下?这个疑问也有了答案。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战略作准备。这两个月很多事情要做,装运粮草辎重,打造大量的铁链,准备连接各船的板材和操作演练等等都需要时间。当船队到达目的地,一个战船铺成的水上码头就会很快地组建成形并快速地输出大量兵力和粮草辎重。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曹操在赤壁遭遇战失利后退到乌林后很决就组建了这样的一个“码头”,岸上还建了兵营。难道大家对曹操的船上竟然准备了这么多铁链和木板,并且这么快就完成这个工程不感到惊讶吗?曹操不过是把被迫停靠乌林当作了对“柴桑登陆”的一次彩排。这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如果实现,绝对可以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经典。一千三百多年后,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出道时就用了与这类似的一招,顺流漂木建立滩头军寨,取得了“墨俣一夜城”的胜利,但其规模和影响是远远不能与曹操相比的。 另外,顺江而下之前,曹操其实已经把他的战略意图明白地说出来了。有一个细节,就是曹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说:“近日奉辞伐罪,旄靡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封信被后人指为写得莫名其妙,甚至成为后人批评曹操骄傲轻敌、神经大条的重要证据,更被认为这是使孙、刘走向联合的转折点。这真的是把曹操看浅了。我们回想曹操是怎样用一封信就瓦解了韩遂、马超联盟的,就知道曹操真的不简单,何况他还是个“文章祖师”(鲁迅评语),用词造句是非常讲究的。 这封信里,同样充满了权谋诡计,曹操至少传达了几个信息:一是号称八十万大军,对对方进行恐吓,搅乱和分化方阵营,即使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也能给孙权制造内外压力,从而干扰孙权的决策能力,使孙权不作水上决战的打算,这样曹操就能顺利地到达预定地点实施登陆;二是前面说的虚张声势,为船上的大量粮草辎重作掩护,掩藏己方的弱点。三是曹操说出了他要与孙权“会猎于吴”,从表面上看是对孙权宣战的套话,实际上不免流露出了曹操对自己能够想出“柴桑登陆”这个点子的得意之色。因为没有知音,所以他竟然非常寂寞地对他的对手孙权道出了要把战场开到吴地打算,可惜没人理解他的深意。吴地处长江下游,地势比较平坦,孙权是没有天险可守的,如果曹操顺利登陆,胜败昭然。所以曹操当初才会高兴地说出“天下己定!” 曹操因为一场意外的云梦泽大雾造成判断失误,烧掉了“会猎于吴”的资本之后,还是想有朝一日重启“柴桑登陆计划”的,所以他一直没有明确详细地说出“赤壁之战”的真相,这个计划当属军事机密。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荆州也失去了,曹操丧失了实施这一战略计划的基本条件。这一秘密也随着曹操故去而掩埋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所幸残留的蛛丝马迹还能让我们把它还原出来。 参考文献:张亚新先生《曹操大传》、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在二位先生汇集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使我得窥真相,顺利完成这篇论文,在此对张亚新先生和易中天先生深表敬意和感谢!
文/一艸,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