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度潜航的潜艇与基地之间的通讯是世界难题 中国今年将完善能够实时监测西太平洋海洋状况的深海观测网,将在技术上解决从电波难以到达的深海传送数据的“世界性难题”,从而改善海洋环境和气象预报准确度,且这项通信技术也将被用于搭载核导弹的核动力潜艇。据日本《产经新闻》6日发表的题为《中国要将深海数据用于军事》的报道指出,中国这次潜标的布放深度与潜艇航行深度几乎一致,因此这项技术会被用来与潜艇进行通信,即用于军事。新系统被称为“针对潜入水下的潜艇的首种双向通讯方式”,在平静的深水层,能在超过1万米的距离间进行声波无线通讯,可满足中国核潜艇的全球通讯之用。此外,这项技术可被用来记录和监视别国潜艇航线,其收集的海洋数据也会被用于反潜作战。
某国的长波通讯台天线阵一角 巡逻在远洋大海之中的潜艇与基地之间的通讯,尤其是执行全程远程水下巡逻任务的核潜艇,是一大难题。在以前,这往往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长波电台,二是通过兴起时间并不长的蓝绿激光,才能实现。但是在传输速度、接收深度、接收时间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较低,因此局限性也不小。比如使用最早最多的长波通讯吧,需要建造长度甚至可达数十或者数百公里的天线阵,才能满足更远距离的通讯要求。而同时,长时间潜航在300米以下的接收信息的潜艇也必须在收到约定简短信号提醒后,在一定时间内浮起到特定的深度(30米)才能接收信号,而此时并不能发送信号,如需要向基地发送信号必须浮出水面或者使用浮标才能实现,且必须使用数十或者数百分钟才能才能发送很简单的信息数据,而此时潜艇的被发现概率大幅上升而安全性大大下降。
上图是某长波台天线阵列下图为当年英法核潜艇水下相撞 蓝绿激光通讯虽然大幅改善了长波通讯的一些痼疾,比如在传输速率和穿透海水的深度上提升很多,相对来说也使潜艇更安全,保密性能也可满足要求,但也存在受天气的影响和依赖特种飞机与卫星的缺点,因此只有少数国家在使用。随着更多国家拥有航程更远的潜艇舰队,比如巴西、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等都在建立AIP或者核潜艇舰队,它们对于潜艇远程通讯的需求也集中体现出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找更快传输速度和可随时通讯的新技术。如今通过国内外的报道来看,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解决潜艇巡航深度通讯技术的国家。
就连技术先进的美国也长期依赖长波台对潜通讯 现在还不知道这项“针对潜入水下的潜艇的首种双向通讯方式”是使用的传统通讯方式还是不久前宣传的量子通讯技术,但毫无疑问,该技术达到了可与潜深达500米,远离基地10000千米以外水下平台实时通讯的问题。这项技术是在2016年实现的,相信军用的类似技术应该更早应用于中国海军的潜艇。这项技术的工作细节是这样描述的:在水面上放置了一个数据实时传输的浮体,它与潜标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连接。潜标将数据传输给浮体,浮体发射到卫星上,卫星就可以再反馈回陆地实验室。而更先进的军用版本的存在应该是毫无置疑的。在实际应用上,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扩充核潜艇舰队,093A/B、094B、095和096型核潜艇的巡逻距离正在逐步扩大,而新一代的AIP潜艇如039A、041和041A正在批量服役,上述这些潜艇均将远赴东太平洋和印度洋甚至是大西洋执行远程巡逻任务,而如果装备了中国最新的潜艇通讯技术,那么其意义无论怎么描述都不为过。
先进的对潜通讯技术演示
中国海军核潜艇出现在印度洋执行护航任务 最重要的是,此前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说,正在为美国潜艇研发类似技术。这家美国公司提出的解决办法——当时尚在研发中——也是通过浮标让潜艇与卫星间建立联系。这也就是说,目前美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中国的技术实际上已走在美国之前,居于世界领先的位置。可以相信,这项尖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中国的二次核反击能力获得极大提升,更有利于中国远洋海军的真正成型。 (军评陈光文于2017.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