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清朝灭亡之后 20万宗室何去何从?

  1912年,铁血大清正式宣告结束,从1644年开始,经历了268年。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皇室共计衍生出了20万宗室,大清灭亡之后,这些曾经权倾一时的皇族何去何从?

乾隆七世孙率满清皇室后裔清永陵祭

  第一个去向,回祖籍

  从1644年铁血大清入关开始,东北地区被作为大清的龙兴之地,就不允许汉人前往,也是作为满洲人的自留地,最后的退路。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柳条边”篱笆墙,禁止汉人去关外。所以,在很长时间内,东北人口只有100多万,以至于俄罗斯入侵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口去抵抗,导致轻易失地千里。1897年,清政府才允许汉人闯关东,从禁止汉人去关外到放开,时隔253年。

  1912年之后,清政府倒台,不少满清皇室就回到了曾经的龙兴之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吧。为何当时八旗后代主要留在北京,而北京的皇室后代会回到祖籍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关外有资产,另外主要是害怕民国政府对他们祖上犯下罪行的清算,所以赶快跑呀。

演员爱新觉罗启星硕士照

  第二个去向,去国外

  坦率的说,虽然当时国家很穷,但清朝的皇室后裔,都比较有钱,因为他们掌握着权利。而且,几百年的积累,底子非常的厚实。但因为他们自身也知道,祖上杀戮太重,如果要算账的话,这灭族也不足以还账,所以他们觉得危险,不如去国外安全。

  于是,有不少移民日本、南洋、欧美,当然他们的行为也受到外国的欢迎,因为这其中有很多利益交换,就如现在一样。只是,他们把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财富带到了国外,直到现在,也没见多少有出息的皇室后裔。

清朝皇室后代纪念佟养性诞辰四百五十周年重新修墓,但汉人看了很不是滋味,因为这是率先投靠满人的汉人!

  第三个去向,去租界做奸细

  在清朝时期,租界成为了国中之国,容纳了三教九流各种人物。民国之后,租界也成为各路人马避难的好地方,满清皇室后裔主要去的是天津租界,所以现在天津满人也非常的多。

  只是,去租界的不少人不甘于丧失权利,于是在后来成为了外国人的马前卒,成为了奸细。在抗战期间,就不少人成为了奸细。而且,由于伪满洲国是和日本人合作的,所以不少满洲人在抗战期间和日本人合作的心安理得。

溥仪,后来成为伪满洲国皇帝

  第四个去向,在原地

  清朝灭亡之后,整个北方并没有发生针对满洲人的事件,所以社会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只是权力发生了变化。清朝皇室后裔生活优越,加上民国对旗人和皇室都有优待,所以他们生活的很滋润,也就没想过离开。

  今天,比如像文学家、书法家爱新觉罗·启功就生活在北京,英若诚和英达等,都生活在北京一直没变。这些原地不动的,最终获得的好处还真多。如今,北京也是满人最多的城市。

  另外,为了不让人发现,不少人都改名换姓。从这个时候起,满人才真正汉化。在清朝时期,准确的说应该是汉人被满化,而非满人被汉化。从姓名上可以直观看到,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叶赫那拉改为那......使用的彻底变为汉语,汉字了。

清朝皇家祭天盛典,就是不知道是私人掏钱,还是政府拨钱的!

  列位看官,对于铁血大清皇室成员去向,你有什么高论?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