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被影视剧的圣旨忽悠了很多年,真正的圣旨其实非常严格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朱元璋称帝、清军入关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肯定不陌生。这句话几乎是清宫剧中的标配,但认真的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如果是反应唐宋时期的电视剧,出现了这样的话,那部电视剧就不用看了,因为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那么,真正的圣旨中究竟该用什么文字呢?

被影视剧的圣旨忽悠了很多年,真正的圣旨其实非常严格

一、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的圣旨格式都不意外

目前,从各种史料来看,历朝历代的圣旨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圣旨最前边的形容词,是从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在秦汉魏晋时期,圣旨额格式比较随意,根本没有那种严谨的字眼。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地区被游牧民族占据,偏安江南的南方政权开始在意识形态上做文章。当时,南方政权的圣旨开头是: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这是圣旨开始逐步正规化的开始,但并不是统一的格式。在隋唐时期,由于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其中门下省专门负责圣旨的颁发。所以在隋唐时期,圣旨开头两个字是:门下。宋朝可真是一个文艺范十足的王朝,宋朝颁发的圣旨没有统一的格式,开头通常是一句赞扬太平盛世的话。如果是电视剧的时代背景是唐宋时期,结果出现了“奉天承运,”那这部剧就不用看了。

被影视剧的圣旨忽悠了很多年,真正的圣旨其实非常严格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在圣旨方面也比较奇葩。元朝圣旨开头第一句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这是一句蒙古话,翻译成汉语就是上天庇佑或者上天赐福的意思。不得不说,元朝皇帝对宗教还是十分虔诚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大家熟知的圣旨样式出现了。朱元璋登基之后,圣旨的第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意思是自己代表了上天的意志。认真的说,朱元璋的出身不高,因此在这方面信心不足。不得不说,朱元璋在礼仪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也是这样的政权,越要强调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延续了明朝圣旨的模式。就这样,奉天承运的模式延续了几百年。由于影视剧的误导,致使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王朝都那样。

被影视剧的圣旨忽悠了很多年,真正的圣旨其实非常严格

二、皇帝诏曰的诏不是随便就下的

在很多影视剧里,动不动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中,诏不是随随便便就下达的。真正的圣旨分为:诏、敕、制三个样式,一般是去不敢用诏。诏就是昭告天下的意思,一般只有册封太子、皇帝驾崩、对外宣战等大事时才会用诏。例如光绪皇帝在维新变法期间,颁布的命令叫做《定国是诏》。政治大改革是大事,所以用了诏。在甲午战争爆发时,对日本开战用的也是诏。除此之外,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是绝对不用诏的。至于官员的升迁,一般都用敕。官员升迁调动、妃子的册封、还有接待使臣等等,一般用的都是敕。在某些电视剧中,连皇帝宣大臣进宫商议国事,也动不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皇帝的至高无上,真是这样,那能把皇帝累死。

被影视剧的圣旨忽悠了很多年,真正的圣旨其实非常严格

其实圣旨中最常见的就是制,也就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小编曾经见过一份明朝正统皇帝圣旨的真品,圣旨上大概说了这么一件事:某官员的工作业绩不错,家里又比较贫困,皇帝体恤属下疾苦,特意赏赐一些银两和布匹。请注意,圣旨的开头是“皇帝制曰。”像这样的无关国家大局的事情,才会使用制。但由于小事情太多,所以最为常见的也是制曰。至于圣旨的样式则没有错,通常是用黄色的绸缎。书写圣旨的人,在明朝为内阁学士或者中书舍人,到了清朝则为军机章京等等。为了防止伪造圣旨,一般来说圣旨一共会有4份。其中一份颁给个人,其余三份保存在不同的地方。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