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郑袖最后还是死了,不过说法各异,而于思美人中的版本又是如何呢?反正肯定是不得善终的吧。
为什么说屈原是同性恋?这个地摊史料最大的硬伤就在于,他们希望得出屈原殉情自杀的结论,从而夹带“课本用爱国愚民洗(和谐)脑”的私货,然而屈原自杀于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此时秦国再次攻楚,占领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消息传来,屈原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于是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忠贞爱国的情怀和“受命不迁”的崇高志节,倾诉了郁积于心头的苦闷,然后投汩罗江而死。此时,楚怀王已经去世十八年了。 若说是屈原因为楚怀王移情别恋自杀,何须等到十八年之后?难不成楚怀王被秦国囚禁后在监狱里失踪,屈原去探望时墙上只留下一句话“十八年后,汨罗相会,攻受情深,勿失信约。”另一行较小的字写道:“槐儿嘱小受平儿,珍重万千,务求相聚。”结果十八年后屈原在汨罗江畔压根没有发现楚怀王的影子,悲痛的喊道“这是你亲手刻下的字,怎地你不守信约?”,从汨罗江畔一跃而下。开玩笑。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一位伟大文学家对另一位伟大文学家的倾情演绎,屈原的历史形象也因为司马迁的一篇《渔父》而愈发鲜明起来——志向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司马迁在屈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