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凭风,踏浪潮头。
12月28日,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自己二十华诞。 20年弹指一挥间,这里已经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商贾往来,百业兴盛。留下的是漳州开发区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伟岸身姿,定格的是漳州开发区创业、突破、提升、转型的一次次华丽转身—— 如今的漳州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的现代化港口已成为引领漳州港口经济发展的龙头;与之相配套的临港产业群正在蓬勃兴起,打造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座绿色宜居、民生幸福的新港城如画卷般展开,让厦门湾南岸成为了极具生机和活力的热土。 潮涌龙江起宏图 曾记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九二共识”回响海峡两岸,历史给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战略机遇:打破尘封已久的坚冰,为近在咫尺的海峡两岸开辟一片交流交往的新天地。 回望彼时漳州,正处在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调整转型的重要关口,全市干部群众发出了弯道超车、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的呐喊。 当这种期待和呐喊契合着改革开放的铿锵脚步、同频共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里,1992年,漳州开发区应运而生。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袁庚从宁波沿着千里海岸线一路南行,寻找对台“三通”的重点口岸,当他伫立南炮台放眼东望时,一块内敛却掩不住光芒的璞玉跃入这位行家的眼中。 厦门湾南岸的这块荒凉沉寂之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北与厦门一水之隔,位居上海、高雄、香港三大港口之间,有条件发展成国际货物中转港;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具备了建设对台“三通”口岸的人文和地理优势;西、南两面背靠的广袤腹地,与28公里岸线唇齿相依,其中-8米以下深水岸线长达12公里,假以时日,亿吨大港将不是梦想。 袁庚感慨万千,这块宝地“养在深闺人未识”。但他看得更多的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如同一颗尘封雾锁的明珠,一旦放出光芒,将照耀东南海疆。 就在同一年的12月28日,一声巨大的山石爆破声,惊醒了这块沉寂千年的土地,霎时荒山夷平,波涛臣服。招商局集团联合多家股东拉开建设“第二蛇口”的序幕,古老的土地注入了青春的因子。从此,一批批创业者在这块土地上用智慧与勤劳演绎了当代“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传奇故事。 打开历史档案,20年探索写就的光荣与艰辛历历在目——人们难忘,漳州开发区的拓荒者住在南炮台简易工棚内,以苦为乐、战天斗地;人们难忘,面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台海风云变幻和亚洲金融危机的肆虐,在福建省、交通部的支持下和招商局集团的坚守下,漳州开发区矢志不渝,扛过危机、坚定前行;人们难忘,2010年,经过十几载努力,漳州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字号”,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此拥有了更高远、更开阔的发展空间。它的探索与实践,成为了辉映漳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彩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