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观念创新的驱动源。实现政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新型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区内立足科学长远规划,全部建设用地基本不占用耕地,山地和海域面积占90%以上,70%用地是通过开山填海形成;此外,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管理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从项目报批、施工建设到开业投产的全方位、全天候优质服务。
这里是对接合作的桥头堡。招银港区已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对台直航口岸、对金门、马祖、澎湖货运直航“三张名片”;区内拥有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厦漳跨海大桥即将通车,贯穿全区的漳州港尾铁路干线也在今年开工建设,使漳州开发区成为厦漳同城化的桥头堡,优越的投资环境已成为海西投资的热点。 这里是招商引资的聚宝盆。辖内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以上,20年来累计引进企业699家,总投资达50多亿美元,重点培育的临港工业成为主导型产业,形成了交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加工业、粮油食品加工业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具备了400亿元产能。招银港区自2002年对外开放以来,贡献海关税收累计达103.5亿元,占漳州关区征缴总关税的90%。 历经20年的建设发展,漳州开发区在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好到优的跨越中,也让一座以港航物流、临港工业和高尚人居为特色的魅力新港城崛起在海峡西岸。 扬帆出海竞风流 招银港区,潮起潮落,惊涛拍岸。 港口是特殊的资源,它把城市带向世界。漳州开发区建设伊始,“以港兴区”便成为了决策者的共识。漳州开发区二十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奋力实现大港梦想的开拓史。 1993年11月10日,招银港区第一个码头3#泊位3.5万吨多用途码头开工建设。 1995年漳州开发区港口吞吐量还不足万吨。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招银港区口岸对外开放以来,漳州开发区港口吞吐量十年间增长了10倍;集装箱吞吐量十年间增长了75倍;堆场面积也从2001年的10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91.6万平方米。 20年来,漳州开发区累计投入25亿元,建成16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已开通至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内外货运航线26条,年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以上。 自此,漳州开发区自然的优势转化为竞争的优势。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临台湾岛,这些与天俱来的禀赋转为了延伸腹地空间、拓展市场领域、提升开放层次的成效,编织着漳州经济发展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港筑巢,引来鸾凤。在漳州开发区这一竞技舞台上,海内外厂商纷纷登陆,上演了一部群雄逐鹿的好戏。 这里,临港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临港工业成为了漳州开发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形成了以诺尔、泰华、豪氏威马、友联船厂等为代表的交通机械制造业;以首钢凯西、嘉年钢铁、漳州中集为代表的金属制品加工业;以中纺粮油、金钱实业、中储粮及新引进的法国路易达孚、美国嘉吉项目、路易达孚精炼糖等为代表的粮油食品加工业三大临港工业产业集群。 这里,现代物流基地蔚然成型。目前,漳州开发区累计注册成立港航物流企业84家,港区内漳州招商局码头共开通集装箱航线14条,码头货源腹地覆盖闽南、闽西、粤东、赣南等地。招银港区已经形成粮食、木材、钢材、砂石和集装箱五大货种,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粮食、木材、钢材集散地。 这里,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大力扶持高新技术及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以欧中现代农业中心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培育干细胞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引进科之杰新材料、cdc软件服务、浦和光电、创大太阳能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启动以蛇口网谷为模式的高新产业园建设,促进“3+1”产业格局的形成。 转型发展谱新篇 漫步在这片热土,一股建设热浪铺面而来;从“闽南第一峰”之誉的南太武山上眺望,只见新港城依山傍海、海天一色、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碧海、蓝天、绿树、青山、高校、高尔夫球场,构筑了一处优美的人居环境。 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漳州开发区的发展思路中,民生幸福始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内公交车、商务酒店、公寓、海滨度假村、银行、医院、文体馆等配备齐全。区内有幼儿园、实验小学、厦大附属实验中学和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可满足区内企业员工子女学习教育的需要。20年来,惠民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全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2年的300元左右,增长至现在的2.2万元。 从码头港区到产业园区、再到人居新城,漳州开发区的嬗变让人惊叹。面向未来,改变、突破、创新,漳州开发区整装再出发—— 国家级开发区的升级,是机遇更是挑战,面对新一轮发展,漳州开发区已然勾勒出了新的发展蓝图。建区20周年之际,漳州开发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迎来了自己的二次创业。在总结20年开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漳州开发区提出“以转型引领发展、以项目促进变化、以综合开发带动整体提升”的发展新思路,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实现由偏重工业开发向城市综合开发转型,走集约化、精细化、永续化开发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