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饼一张张贴在饼炉内用炭火烘烤是最传统最正宗的东张光饼制作方法 自制的饼炉像口大水缸炭火伸进炉内烤饼火候全靠手里的一把扇子掌握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2月11日讯(记者周德庆/文 包华/图)元宵节过后,不少福清人远赴万里,到国外打工谋生,而带上几十个紫菜光饼出国,能把对家的思念带在身边。 不过,现在会用传统方法做紫菜光饼的人,已经不多了。 和面、包馅、贴饼、烘烤、起炉……昨日凌晨3点,福清市东张镇先进村后厝自然村的一栋民厝里,昏暗的灯光下,60岁的王宏安一家三口人已经开始惯常的忙碌。 一筐的饼抖进另一个筐看似简单没个数年功夫是做不到的 清晨六点送出热腾腾的光饼 他们正在做光饼。 这一传统的福清光饼制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我13岁开始做光饼,那时全村家家户户都在做光饼,真的做怕了,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每天熬夜的苦,不愿学。”老王说,福清很多乡镇的村民都会做光饼,但现在数东张镇的光饼最为喷香酥脆,原因大概和东张镇的水质及采用传统的松枝烘烤有关。 炭火一点点把饼烤熟,白面渐渐变成金黄色 “其他地方多用电箱烘烤,我们还是用松枝当燃料在‘水缸’里烘烤。”老王所说的“水缸”,是一个口高、直径各约一米,外裹黄泥的大缸。 贴饼和烤饼是整个光饼制作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和最富艺术美感的两道工序。在40~60摄氏度的高温下,老王和女儿开始合作,女儿递饼,老王左手接饼,右手快速地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 两人配合默契,再加上“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不消10分钟,约300个光饼便全部贴完了。 随后,老王开始一个人的“表演”,左手提着燃烧的松枝炭火烤饼,右手摇着一把扇子,掌握炭火的方向,约15分钟,金黄、喷香的光饼就出炉了。 老王说,去年儿子中学毕业,在家做了一年光饼,可每天熬夜和炉火烘烤,伤肝又累人,最后还是去了日本留学打工赚钱。 傍晚5点睡觉,凌晨2点起床干活,这是老王家五代人习惯的“生物钟”,他说——“会不会有第六代、第七代儿孙做光饼,我也不知道。” 感谢福清市东张镇政府对此次采访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