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福清遗失的瑰宝“词明戏”

  提起“词明戏”,相信有许多的朋友一头雾水。什么叫“词明戏”呢 “词明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因此,词明戏又称“福清戏”,作为福清一个古老的剧种,早在闽剧之前,诞生于明朝中叶,早期用福清方言进行演唱,以口传为主要形式,流传五百余年。

  (一)

  老艺人林文忠脸若春花,眼放光芒。

  “词明戏的唱腔非常独特,也很有韵味。”今年66岁的国家二级导演林文忠,谈起自己十多岁时学习演唱过的词明戏时,言语中依然充满着激情,也透着些许的失落,由于当时老师傅用的是口耳相传的学唱方式,他并未见过曲谱,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学的如今早已忘了精光,唯有那股韵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田,久久不能释怀。

  林文忠告诉记者,词明戏唱的是高腔,唱白均用“土官话”,为让当地人听懂,特别强调要“词句唱明”,故称之“词明戏”,也叫“庶民戏”。相传,词明戏流传于福清、平潭沿海一带。

  关于福清词明戏源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谭纶带来的。

  据平潭县老艺人相传及1963年福清县文化局编印的《词明戏音乐》一书记载,明代,有一官员从江浙一带来福建上任时,带来一个戏班。即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寇猖獗,福清受害最深,嘉靖皇帝授谭纶福建巡抚,协同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在福建沿海领兵抗倭。谭纶素喜戏曲,带来一个熔海盐腔和弋阳腔为一炉的四平戏班。由于其唱词、道白用的是“官音”,随军演出,多在广场旷野,所以特别强调字正腔圆,词句唱明。在保留四平戏腔调基础上,改用本地方言(即福州话、福清话)演唱对白。因为源出“四平”,又在演唱时多用和腔、伴唱,不用管弦伴奏而唱词明白如话,故称“四平戏”。而福清方言“四平”“词明”,又是谐音,所以福清人便把这个剧种称为“词明戏”。

  另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浙江省余姚县词明戏艺人林氏兄弟流落平潭(时平潭隶属福清),在苍霞垄村(今属敖东)安家落户后,开始演出木偶词明戏以谋生,并衣钵相承,久演不辍。至清乾隆年间,平潭木偶词明戏十分盛行,艺人林阿六,演技高超,名噪福清、长乐一带。在闽剧尚未传入平潭时,词明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惟一剧种。县内除林家戏班外,还有敖东安海、苏澳山桥、潭东澳前3个提线木偶词明戏班。清初至中叶,词明戏进入兴盛时期,戏班从20多人发展至六七十人,行当角色从7个发展至9角,随后又衍变为iz个角色。剧目也增加了《三国》、《杨家将》等连台本戏。

  (二)

  在福州地区的地方戏——闽剧尚未形成,四平戏便已在福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福清老百姓文化生活重要内容之一。词明戏作为宋元的南戏发展成果之一,具备了南戏篇幅短小精悍的特征。如丑唱《水调·驻云飞》、大花唱《阔调·端正好》、小生唱《北调·懒画眉》、老生唱《白字调·秋儿歌》等曲牌,唱词皆在十句之内,通俗易懂。

  词明戏的音乐曲牌也丰富多彩,已知曲牌就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汇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在音乐曲调上形成用“官话”演唱的“水调”、“阔调”、“北调”和用方言演唱的“白字”,唱出来的音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福清百姓所喜闻乐见。“正字腔”同时,“水调”、“阔调”和“北调”本身也逐渐地方化。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阔调”辽阔粗狂,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北调”则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

  早期词明戏后台乐队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因此词明戏又称“三下响”。在演唱时,采用帮腔形式,即前台干唱,后台帮腔,前后台音高有八度之差,帮腔形式多样,有整句帮腔、后台只和尾音等。此外,演唱时往往速度较快,具有“字正音少,一泄而尽”、“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名为一人,实出众口”的弋阳腔特色。

  词明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文戏里,生、旦科介变化不多,注重通过唱段抒发内心感情和特定情境,保留了南戏中旦角重唱的遗风。丑角随时插科打诨,活跃气氛,使得台面生动化。早期武戏掺入特技表演,打斗场面精彩。清朝中叶以后,词明戏受到“平讲戏”冲击,戏班规模缩小,只能上演折子戏,故在该时期又被称为“小戏”。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