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6日讯(记者 杨国才)今年正月初一开始,我市各家影院出现爆棚景象,蜿蜒的排队大军挤满了售票厅,春节长假期间,热门电影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有些市民调侃“看一场电影就像经历一场春运”.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进影院看电影”曾经淡出我们的生活,近几年,这项消费又重新成为广大市民的主要休闲方式。 看电影渐成消费新时尚 正月初二,家住诚丰世纪园小区的杨先生想带5岁的女儿去看新上映的《爸爸去哪儿》,他跑了3家电影院都买不到当天的票,最后无奈加入排队“长龙”,等了40分钟,才买到初五的票。 “没想到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看电影呀。”平常不经常看电影的杨先生感叹不已。 “80后”的小周夫妇是电影迷,几乎有好看的电影,他们都不会放过。“以前想娱乐消遣一下,都会唤上几个朋友打牌、k歌之类的,这两年,我喜欢去看电影。”小周说,现在拿起手机就能随时关注影讯,想看什么电影,福清就有3d影院,买两瓶可乐、一袋爆米花,在影院里大家一起观看,看完后,还能和朋友一起对影片的特效、剧情等评论一番,生活平添了一份乐趣。 “有的热门电影如果朋友都去看了,你没有去看,大家在聊剧情的时候,你会觉得跟社会脱节似的。”市民刘小姐说,每次她和朋友一起吃饭时,大家都免不了讨论最近上映的影片。 夫妇俩都在事业单位上班的陈先生,去年9月份,十多年没进过影院的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表妹请客,体验了一回3d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那个箭射过来,吓了我一跳,仿佛就射到我了。”走出影院后,他们连连感叹“太刺激,太震撼了”.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加入了观影大军。 过去,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福清人的娱乐生活基本停留在喝酒、唱歌和打牌上。这两年,自从城区建起数字影院后,市民的休闲方式由“请客吃饭”、“请客k歌”逐步演变为“请客看电影”. 融城一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影的主要消费人群从5岁到60多岁,但仍以“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居多,有时放映动画片,很多大人都会带着孩子看电影,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在周末或大片上映的时候集中观影,节假日时,基本场场满座。 各影院纷纷“抢滩”融城 前几年,自从影片《阿凡达》掀起3d观影热之后,融城市民观看电影的热情也被逐渐带动起来,由于我市仅有的一家电影院--华侨影剧院设备老化、放映的片子没有及时同步,想体验3d电影的市民开始往福州跑,而且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 节节攀升的票房成绩让商家看到电影市场的投资潜力。于是,投资者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影院项目。在融城开手机连锁店的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从2010年下半年就开始计划建影院,找了十多个人商量合作,他们都不看好,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又没办法办起影院。”看到如今电影消费市场风生水起,林先生感慨不已。 2012年2月,成龙步行街诞生了我市首家3d影院--时代金典影城。该影城的建成,结束了福清没有3d影院的历史。作为中兴院线的旗下一员,该影城放映的影片与全国同步上映。 “当时,我们几个合伙人就意识到福清的电影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时代金典影城负责人陈秋说,当时,他跟几个朋友积极筹建影院,也因此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为了让大家知道福清也有3d影院,我们花了100多万元做了半年多的广告宣传。”陈秋说,宣传之后,每逢大片上映或节假日,影院里都是人头攒动,红火的生意印证了当时对市场的判断。 巨大的商机开始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影院建设项目。2012年12月,位于音西街道桥西路的乐尚影院跟着开业。相比时代金典影城3个放映厅、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建设规模,乐尚影院更加“庞大”,总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米,有5个3d数字影厅、2个vip厅。 时隔半年之后的2013年6月,位于宏路福耀工业园的大东南影城也正式营业,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拥有4个豪华3d数字影厅,部分影厅还设有情侣双人坐椅。间隔不到半年,福清国际商展中心的大地数字影院也对外营业,成了我市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影院,放映厅达到了7个。 两年时间,4家影院抢滩融城,让福清华侨影剧院“坐不住了”.华侨影剧院也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多厅化、数字化改造项目也基本完工,预计本月即可对外开放。届时,融城的数字影院将达到5家。此外,预计今年底完工的福清万达广场,也将加入电影消费市场争夺。 一个县级市,电影消费能如此火爆,这让人看到中国电影产业所焕发的活力。据市广电局电影管理科统计显示,今年2月春节长假,时代金典、乐尚影城、大东南影城三家影院共放映1947场次,观影人数达41266人次,总票房收入约达112万元。同样是借力春节长假,乐尚影城去年2月和今年2月放映场分别为958场和967场,放映场次多了9场,但观影人次从去年的16786人次猛增到今年的26389人次,比增57.2%,总票房从去年的39.5055万元增加到今年的62.2195万元,比增57.5%. 时代金典2012年2月由于刚开业,当月票房19.57万元。2013年2月,在新增竞争对手乐尚影城的情况下,当月斩获39.89万元。今年2月,4家影院全面展开竞争,时代金典影城的总票房收入依然收获31.036万元。各家影院赚得盆满钵满,由此足见融城电影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新媒体推动影业大发展 在“80后”人群的记忆里,对看电影最深的印象是儿时的露天电影,以及上学时学校偶尔会组织到乡镇影剧院集体看电影。 到了90年代中期,进录像厅只要2元门票就能看到各种电影,港台枪战片,法国、意大利文艺片等,应有尽有。于是,录像厅里经常响起“老板,换片!”的喊声。 又过了几年,数码时代到来,vcd、dvd普及,大家开始选择在家看片,也给电影院一记“响拳”.随着大众娱乐方式增多,电影院开始门庭冷落。再后来,互联网和电脑的逐渐普及,大家既不用去录像厅,也不用上街买光碟,直接在家上网,就可以浏览各种信息。 提到这些变化,福清华侨影剧院退休干部翁仲蒸印象深刻。“那时,基本没什么人看电影,而且华侨电影院当时只有大厅,没有小厅,观影设施很简陋。虽然后来华侨电影院二楼新装修了小厅,但效果并不好,看电影的人还是不多。”翁仲蒸说。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电影市场出现整体性衰败现象。十余年来,“进影院看电影”已淡出公众生活。2002年,大明星、大场面、大制作、新特效的国产大片《英雄》出现,上映2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4亿元。《英雄》的火爆是中国电影变化的一个标志。 2002年起,我国对电影政策采取一系列改革,电影厂逐步转企,被推向市场,国外电影准入机制放宽,引入、拍摄、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齐齐发力,作为终端环节的影院,开始与国际接轨,全力营造声光电效果。同时,福清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开始注重品味生活,影院又逐渐热闹起来。 超强音乐、场景、3d视觉效果和舒适的观影环境,给了众人跃跃一试的体验冲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掉电脑、走出家门,呼朋唤友去影院感受。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人们随时处在电影资讯包围之中,市民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了解影讯,这也促成人们养成看电影的习惯。如今,许多电影院都与城市综合体以及娱乐消费场所融为一体,看场电影顺便逛个街、吃个饭,一站式休闲娱乐,这让人们大呼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