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一些专家并不认同。国家海洋局有关人士指出,要动用“蛟龙”号,需先获得马航飞机失事位置的确凿证据,然后用适合大范围作业的深海水下机器人搜寻,逐渐缩小范围、精确目标。找到飞机失事的具体位置后,才能让“蛟龙”号下去勘察。 由此看来,目前“蛟龙”号“按兵不动”并非完全受客观条件限制,主要原因还是“时机未到”。然而,同样被期待的“潜龙一号”无人潜水器至今仍“缺席”,则有些令人遗憾。据了解,“潜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服务于深海资源勘察的实用化深海装备,曾于2013年10月在东太平洋5000多米深处持续工作近10个小时,初步取得了试验性应用的成功。但有关人员承认,对于搜索马航失联客机这样的任务,“潜龙一号”还远未达到实用的阶段。 王亚男表示,与被动声呐技术一样,我国的潜水器目前也主要用于科研领域。而西方国家的深潜器,除科研领域还用在了很多实用作业中,比如法航事件的搜救等。 “我国的深海装备虽然参与了很多科学研究,但实际应用方面却远不如美国的蓝鳍金枪鱼、tpl-25型水声定位仪等。今后应将更多的装备从科研领域向应用领域推进。”王亚男说,“此外本次搜救还暴露出我国缺少大航程的水上巡逻机,这也是今后需要加快发展的一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