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舌尖上的中国》拯救中国纪录片?不是满足吃货而是传承文化

哥记录的不是美食,是传统

在美食的制作过程、享用过程里,有着传统,更不要说许多食物制作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传统是文化认同,是主流观念的继承。在欣赏美食制作、享用过程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完成了对传统的回顾和学习。在《舌尖2》第一集里,西安蓝田县麦客的生活,被认为是对传统的留恋的典范,在机械取代人工的今天,麦客们的用武之地只剩下边角旮旯这样的小地块,一天下来,所得不超过200元。而麦客和雇主之间,还保留着传统的议价方式,包括中午的饭食。山东临沂的小慧一家,爷爷盘锅灶,奶奶摊煎饼,奶奶生日宴上的大鱼大肉与煎饼卷大葱,以及爷爷奶奶之间的“拌嘴”,为小慧进行了最好的传统教育。第二集“心传”里,安徽歙县油坊主程苟乐家的木榨油手艺,每一个动作都被视为“对祖先的致敬”。苏北白案师傅吕杰民与徒弟阿苗之间的传承,也是从技艺到做人之道的教授。而陕北张世清一家做挂面时小孙女的自言自语,“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喜欢做这个的越来越少了”,更是对传统濒临断裂的担忧。

哥记录的不是美食,是观念

美食如果不附着在具体的人身上,那么这节目与《天天饮食》也没什么区别。《舌尖上的中国》注重美食与人的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探讨了人类要处理的三大关系之中的两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在《舌尖2》里也得到了强化。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又是人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所以才有“既获取自然的馈赠,又敬畏山神”的告诫;才有渔民杨世橹“吃海的日子只能持续十年”的担忧。湖北十堰采菌老汉饶长山在2400米海拔的山上苦寻野生小花菇的行为,正是对人工养殖这种现代生产方式的反抗。

美食又联系着亲情。林芝青年白马爬上40米高的树去采集蜂蜜,除了要为家人提供甜食,还要为即将上大学的弟弟攒够费用。夫妻之间也好,兄弟之间也好,爷孙之间也好,这些小视角的人的故事,其实都回答了一个问题:所有的个人史都是社会史;大时代也无非是小人物命运的集合。

美食又负载着人生哲学。浦东铲刀帮,两个孙子在苦练刀功,爷爷李伯荣却在调弦弹琵琶,一边是刀光剑影,一边是琴瑟合鸣,那对火候的讲究,对刀法的讲究,其实就是“腔调”,是“范儿”,是美味与形色兼备的哲学。

第二集里,旁白不自觉地表露出这种对文化深度的探讨:“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是唐诗宋词”,“是坚守传统,还是做出改变,这是一个问题”。或许,对这些问题,《舌尖2》还有些迷茫,但提出问题,已经是一个进步了。想起两年前播出的纪录片《东亚生态大勘探》,再联系《舌尖2》,得出一个结论,自然如果没有人的介入和关照,其意义几乎等于零,而人施加于自然的作用,才是文化。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