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8日讯(记者 陈生 实习生 陈志立) “明天就要出院了,你们一定要帮我订制一面锦旗给医生,是他们救了我的命。”5月27日,即将出院的102岁陈曾宋老人执意要求儿女做一面锦旗送给医生表示感谢。 陈曾宋是城头镇星桥村人。5月12日,她肚子疼得厉害,在当地诊所治疗后,一直不见好转,由于老人几天未进食,5月15日,其家属将老人送到福清市医院求救。 福清市医院普外科主任项良光仔细检查老人的病情,最后确诊其得了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这种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若不立即动手术,将失去治疗良机,但患者是百岁老人,并且有冠心病、频速型房颤,手术风险极大。当天,项良光与老人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将病情汇报给院领导,最后医院同意施行手术。 动手术前,项良光等人与麻醉科及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制定周密治疗方案,预估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做好抢救预案。最后,项良光和助手郭文强医生、麻醉师陈永强以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努力,成功为陈曾宋老人施行了胆道取石引流术。手术后,项良光与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任何世瑜、副主任陈绍雄带领治疗组,又为老人精心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在外科五区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10多天后,老人逐步康复,渐渐有了食欲,并能下床行走。看到老人病情好转,医生建议她于5月28日出院回家疗养。 昨天,记者在病房看到,即将出院的陈曾宋老人,精神状态很好,还向身边人微笑示意。陈曾宋老人的亲属也十分感激医生的救命之恩。他们表示,一定会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这是我们医院有史以来第一次为百岁老人做手术,之前都没做过,我当时想,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百努力。”项良光说。 采访手记:为102岁老人动手术,这虽然是个案,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医院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高度负责,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向患者本人以及亲属解释专业问题,展现医德医风。另一方面,患者也要尊重和信任医生,体谅医生工作和压力,坚信医生与病人是共同抗击疾病的战友。也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病魔,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