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 陈希龙) 记者昨天获悉,我市积极推动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领域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做好“民生”这篇文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22.7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74.7%。截至8月底,全市9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完成投资11.4亿元。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中小学扩容和校舍安全工程,新建、加固、改造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北京师范大学福清附属学校建设,我市还入围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单位,并荣获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称号;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谋划推进全市统一的120急救网和海西口腔医院等民办医院建设,加快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力争福清医院新院一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早日投入使用,全市438家卫生所(室)信息化终端也已全部配备到位,城乡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计生优质服务,探索建立“六位一体”家庭健康服务新模式,市计生服务中心大楼可于年内投入使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新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内部装修和“青运会”场馆改造建设,改造提升了6个镇街文体中心和32个农家书屋,继续推进2个多功能社区体育运动场建设,不断完善城乡文体设施;持续开展“每周一戏”优秀闽剧展演,举办了“惠民乐万家”文艺下乡演出等64场文体活动,组织编撰了《中国梦》等精神文明小戏,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举办“看民俗、闹元宵”等民俗文化节活动,即将出版《文化福清》丛书,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成功承办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等活动,组织市侨乡合唱团参加第七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和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并分别获得“金茉莉”奖和铜奖;抓好文化保护工作,启动了第一次国有单位移动文物普查,完成了利桥古街整治规划更新,推进东关寨修缮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我市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政府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推动社保提标扩面;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放慈善捐助资金2014万元;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今年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782套,开工率达105%,基本建成508套,基本建成率达113%,均超额完成福州市下达任务数;加强就业保障,出台扶持企业用工政策,开展大型综合招聘会活动,截至8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1万多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多人。 ——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我市进一步深化“平安福清”建设,稳步推进公安警务改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加强社区矫正和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强化人文关怀;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定点接访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扎实开展“清网行动”,截至8月底,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20件,化解信访案件695件;积极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目前覆盖到14个镇街和全市所有社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整治百日行动”,抓好防汛抗台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