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世人称为包青天,除了其廉洁奉公之外,他能被传送至今的因素主要是能不畏权贵,坚持打击那些不法的显贵,包括弹劾了当朝皇帝宋仁宗的国丈张晓佐,包拯和皇帝争论了6次,才把这个国丈爷给拉下马。 包拯28岁考中进士,38岁做了个知县,因政绩突出,在3年后就做了端州知府,随后再过3年,又跑去开封做了个京官,一路上基本顺风顺水。 做了京官之后,包拯的倔脾气就越来越大了,对于各种官场的规则和势力,别人越是不敢碰的,他越要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在他手里纷纷败下阵来,以至于当时开封城里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就是只有2个地方是没法通过关系疏通的,一个是阎王爷那边,一个是包公那边。 当然,包拯也很幸运,他遇上了一个比较合拍的领导—宋仁宗,一个“仁”字就能看出这位皇帝是个好性格,他也特别善于纳谏,在气量上应该也不输李世民,作为一个贤能的君主,他比较能接受包公的直言进谏,虽然有时候会比较窝火可能会拒绝,但过个2天消了气也就准奏了…… 2000多年,几百个皇帝,能像宋仁宗这样的好皇帝,真是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换言之,包公如果生的早一些或者晚一些,可能就没机会给后世留名了。 皇帝也很赏识包拯,后来授予他开封知府的职位,并一路给他的官职升到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有了这些职权,包公就更放心大胆地打击权贵,甭管皇亲国戚,一概拿下,除了国丈爷张尧佐,还有皇帝的宠臣王逵,亲信太监阎士良等,统统都被罢了官,去了职,在弹劾国丈爷的时候,包老爷子的唾沫星子都要飞皇帝的脸上了…… 据统计,宋仁宗时期,因为被包拯弹劾而受惩处的大臣不下30人,其中大多数被罢官撤职甚至法办,这在2000多年的帝制时代是极其罕见的。 当然,包拯这么特立独行,自然会遭到一大帮子的朝廷显贵的嫉恨,而经过后世对其遗骨的鉴定,包拯也的确是遭他人毒害的。 在相关历史记载中,描写到包拯去世时写道: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这段历史记载经过时间对比可以发现,包拯当年从病发到身亡,仅仅只有13天的时间,而这期间,宋仁宗还特地赐了“良药”,包拯也进行了服用,但显然,这服药加速了他的生命终结。 包拯临死前,深知自己必定是被仇家所算计,皇帝赐的药被“掉包”,也明白自己即使死了仇家也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就立下遗嘱,要求出殡的时候设置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入。 包公生前断案无数,为民伸冤,势必得罪了许多权贵和无赖之人,这些人在包公活着时候,没有能力报复,当包公死后,有可能做出对包公不利的事来。包公能想不到吗? 有鉴于此,包公临死前,参照三国曹操死后布下“72疑冢”的办法,告诉儿孙,提前准备21口棺材,出殡的那一天,21口棺材同时从合肥的七个城门中抬出,在这二十多口棺材里面,只有一口棺材是真的。 说白了,就是包公布下迷惑阵,让盗贼或者仇人,找不到他的真墓所在。 还有种说法是说包公防备恶鬼报复,包公之前在断案的时候,都是"日审阳间,夜审阴间。"据说他是通灵的,能和鬼神打交道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断案如神的原因。 他夜晚通常向阴间询问当事人的冤情,在与地府的"鬼"接触的过程中,有个地府的"官员"告知包拯,让他死后用二十一口棺材,分别从各门出发,埋到不同的地点,恶鬼就找不到包公真身,就不能祸害包公了。 总之一句话,包公下葬用二十口棺材是"迷惑计,"目的就是"阳间防恶人,阴间防恶鬼"。 包拯死后,宋仁宗亲自前往吊唁,并罢朝一日,追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第二年4月,宋仁宗驾崩,他也成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