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生态文化园揭碑钟鹰 摄 “十一五”期间,福清“两馆一中心”、“三馆”等“文化地标”陆续建成投用,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得到实施,群众广泛享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福清正从一个文化大市迈向一个文化强市。 “十一五”期间,福清致力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树立特色品牌项目。石竹山梦文化、黄檗文化、南少林文化和宗鹤拳文化香飘海外,闽剧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一五”期间,福清文化产业迈上了大舞台,永鸿文化旅游城、福清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瑞云民俗文化古街、海口文化古镇等浮出水面,福清文化做出产业大文章。 回首“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福清文化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将走得更远,更坚定。 从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 没有文化地标的城市就不算是文化强市。“两馆一中心”是我市近10年来最大的文化体育建设项目,由华侨博物馆、体育馆和文化艺术中心组成,总用地面积约260亩,总投资3.6亿元。“两馆一中心”建筑设计充分反映了我市浓厚的侨乡文化气息和新时代“开放、融和、拼搏、争先”的福清精神,无愧于福清标志性的文化、体育建筑。 自“两馆一中心”建成使用后,我市就成功举办了2012年名家书画展、2012年福州市乒乓球邀请赛、体育舞蹈协会成立一周年庆典展示活动和福州市第23届运动会气排球比赛项目……依托文化艺术中心,我市还成立了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福清)合唱培训基地。“两馆一中心”越来越成为福清展示对外形象的大窗口。 当福清人民在为“两馆一中心”而惊叹时,福清的决策层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三馆”建设。“三馆”(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总投资2.7亿元,总建筑面积44870平方米,于2010年5月动建桩基工程,2012年4月主体封顶,预计2013年5月可投入使用。作为我市社会事业重点项目,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杨子伸如是评价,“三馆”建成后,将成为展现福清城市魅力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对完善福清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加快文化地标建设外,“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建设总体布局,让群众广泛享有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改造提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探索组建集图书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镇街文体活动中心,努力推进农村、社区、企业三类文体俱乐部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激情广场大舞台、社区文化大看台、乡村文化大戏台和民俗文化大展台等四大平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五送”(送戏、送书、送艺术、送展览、送电影)、先进文化进“三堂”(祠堂、礼堂、庙堂)活动。持续推进侨乡艺术团巡演、闽剧汇演、群众艺术团体联演等系列演出活动,努力拓展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食粮。福清立足自身特色,形成了日趋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大众、服务人民。 打响福清特色文化品牌 特色文化是福清文化的生命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地域传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加强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项目。石竹山梦文化、黄檗文化、南少林文化和宗鹤拳文化建设,不止提升了福清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层次,还不断扩大玉融文化影响力。 梦回石竹山。借助国家4a级景区“中华梦乡”石竹山的独特魅力,“十一五”期间我市成功举办了三届梦文化节,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交流互动,推动融台在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福清是“闽剧艺术之乡”,全市近百个民间职业剧团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乐队、腰鼓队、舞蹈队、舞龙舞狮队、十番队等多支队伍常年活跃在城乡各地,每年进出管辖区域的各类演出团体达200多个,每年戏剧、歌舞演出达2万余场,民间乐队演出达千余场,不仅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直接拉动文化消费近2亿元。目前,我市正积极探索成立闽剧艺术研究中心,加强戏曲创作研究和闽剧资源整合,推进闽剧的创新发展,唱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剧之乡品牌。 传承和保护古文化,是弘扬福清文化责无旁贷的义务。“十一五”期间,我市组建民乐团,大力收集整理福清民间独有的“十番”、“勾头打击乐”等乐曲,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并举办了首届汇报演出。我市还举办元宵民间民俗文化节活动,特别是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有麝自然香。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精品艺术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闽剧《书痴》参加“第四届福建艺术节·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成绩优异,囊括剧目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舞美设计奖和优秀灯光设计奖。长笛独奏《萨哈丽最听毛主席的话》和蒙舞《天边》分获第十一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福州赛区群文类声乐组和舞蹈组三等奖。 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1年10月29日,永鸿国际集团亮相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以恢宏的气势签下了“福建侨乡(福清)永鸿文化旅游城”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8.3亿元,规划建成集大剧院、动漫城、4d电影院、世界名品购物中心以及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永鸿文化城的入驻,无疑为海口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历史名镇、名人故居、名山古寺、名园古墓、名胜古迹和绿色山水、滨海风光、生态休闲及特色园区的文化生态旅游路线,壮大了文化旅游内涵。目前,目屿岛滨海旅游区、东壁岛水上旅游区、三山沁前温泉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掀起文化产业建设高潮。福清决策层决定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步伐,不断增强福清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此,我市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瑞云民俗文化古街和海口文化古镇的重新发展规划。市里还多次请来清华大学教授对我市文化产业进行考察,向专家“取经”。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市已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即按照“四区(环石竹湖文化遗产观光区、永鸿文化旅游城、龙盛文化产业园和印刷工业园区)三带(龙江文化长廊、西部文化生态休闲带、滨海文化旅游度假带)一核心(市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圈)”布局,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业、现代传媒业、演艺培训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印刷业等五大产业发展,使福清成为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设新的文化产业,重点要跟进永鸿文化旅游城建设,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石竹山梦文化动漫系列制作和产品衍生,进一步打响梦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数字电影城等区域板块开发,逐步形成影视产业链;推动福清文化一条街建设,带动文化创意业的发展。 福清,正向文化强市“强势”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