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由于科举考试成绩与名利、仕途直接挂钩,作弊现象尤为严重。如何确保考试公平,各朝都有一套相应的办法,其中以清朝的考试管理制度最为完备,考场纪律为“史上最严”。
“准考证”上没照片,如何辨识考生? 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也就是俗称的“枪手“了。古代没照片,没指纹识别,枪手很容易混进去。那如何防”枪手“呢?古人自有高招,那便是实行 “点名识认”, “点名识认”如何操作?考生入场前,在门外设序进牌,上面写明牌数、省份名次,以便考生认明随行,听候点名去人。但如果考官认不出考生怎么办呢?这时候,考生就需要拿出““识认官印结”。而且,进场时不仅考生要严查,而且凡是入场的考官或官员都必须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临时身份证)。
“识认官印结”是古代流行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霉,担负连带责任,所以相应的担保官员都对此相当慎重,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代考被发现,“枪手”如何处置? 当枪手虽然酬金丰厚,但也并不是毫无风险,万无一失。如果一旦被发现,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清嘉庆朝就出台政策,对被查出来的枪手,戴枷关押3个月,并发配南方烟瘴地面充军。而且请枪手的雇主以及中介也同此罪,关押充军。而且,知情但不检举的考生还有杖一百,屁股估计都会打烂,也确实够狠的。
如何查出作弊工具? 古代没有安检设备,无法像现在进行全方位搜查作弊工具,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搜身!金国时甚至实现“裸检”,考生进场前必须沐浴更衣,接受裸身检查。这一政策后来稍有缓解,到清朝时,不仅要设两道门进行搜检,而且连内裤都要搜。
康熙时,还规定考生必须穿统一的单层衣物和鞋子,以防夹带,甚至连带进考场的糕饼都要切开检查。乾隆时,有大臣对搜内裤提出异议,乾隆皇帝却说:如果内衣内裤不搜的话,那考生都把作弊资料藏哪里里了?看来,这乾隆皇帝打击作弊的态度是相当坚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