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有料

中美俄逐鹿中亚——业已衰落的俄罗斯靠什么控制中亚?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便摆脱莫斯科,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独立罢了。作为俄罗斯经营了数百年之久的地缘板块,中亚五国虽然脱离了苏联,但想真正摆脱俄罗斯的掌控,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俄罗斯虽已无法将其保留在版图之内,但依然有能力将他们保留在自身势力范围。

当然,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愿意当人附庸。但中亚五国对俄罗斯的认同却根深蒂固。

本世纪初,美国曾借阿富汗战争之机,将影响打入中亚,通过发动颜色革命,一度改变了最南边的乌兹别克、土库曼两国的政治倾向。但很快,两国又回到了俄罗斯的怀抱——这与东欧地区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争先恐后离去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乌、土两国能重归故主,俄罗斯的工作自然没少做。但在美国强势进入、自身影响力又大不如前的情况下,如果乌、土两国铁心离去,俄罗斯其实是无可奈何的——比如对东欧和南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的背叛,俄罗斯就无力阻止。

既然俄罗斯无法强行阻止,那么就可以说,乌、土两国,乃至整个中亚板块的亲俄政治取向,主要是出自自愿。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中亚五国,尤在政治独立后,依然心甘情愿的对俄罗斯埋头做小?云石君在此做个分析:

中美俄逐鹿中亚——业已衰落的俄罗斯靠什么控制中亚?

从地缘结构的角度看,中亚板块在前苏联的版图中,是一个比较突兀的存在。苏联——俄罗斯横贯欧亚大陆北部,整个国土在平面视角上,呈东西向的类长方形。

大体上,这种地缘格局是比较完整的。但也有一些例外——中亚,以及与它隔里海相望的高加索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南,凸出于这个长方形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半岛格局。

高加索不在此节讨论范围之内,姑且不论。就中亚而言,这种半岛式凸出部的格局,使俄罗斯文明对其施加影响时,主要只能通过北面这一个方向。这种局限性无疑会影响到俄罗斯文明对中亚的吸纳。

而俄罗斯内部的地缘结构也影响到俄罗斯对中亚的掌控。作为一个疆域呈东西走向的大国。俄罗斯的本部核心区却位于领土最西端的东欧。占据国土四分之三以上的亚洲地区基本上都属于边缘地带。

这种本部中心地带的偏离,决定了俄罗斯本部释放自身地缘影响力的路径,主要是东西向的。具体来说,东欧核心区以西伯利亚铁路这个欧亚第一大陆桥为主轴,由西向东投射地缘影响力,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对长方形国土的影响和掌控。

这当然是最符合俄罗斯国情的选择。但如此以来,游离于长方形之外的亚洲其他部分,则就大大偏离了俄罗斯地缘影响的主轴线,进而在经济和文化上显示出极强的独立性。

蒙古就是如此。由于其区位过于靠东,远离俄罗斯本部;加上位置偏南,三面为中国环绕。这种过于偏离的格局,甚至导致一向对领土如饥似渴的俄罗斯放弃了对它的吞并,仅以附庸国的方式加以控制。

中亚与蒙古有一定相似性。不过不同的是,它的突出程度没有蒙古彻底,加上离东欧核心区相对较近,北方又有一个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最大本部核心板块——乌拉尔工业区;西北部又与以伏尔加格勒(即斯大林格勒)为中心的南俄工业区为邻。这三重因素,导致俄罗斯对它的辐射能力较强,故能在强盛时将其纳入版图。

但这种所谓的较强只是相对而言的。从地缘结构上,中亚游离于俄罗斯之外的独立属性依然相当程度存在。这就导致俄罗斯对它的影响力并不十分稳固。

随着俄罗斯的整体衰落,再维持这个凸出板块的统治便显得力不从心。终于到苏联解体时,五国获得独立。

中美俄逐鹿中亚——业已衰落的俄罗斯靠什么控制中亚?

不过与东欧板块铁了心与俄罗斯分道扬镳不同,中亚板块在苏联解体时,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分裂倾向,反倒是俄罗斯主动要和他们划清界限——换句话说,中亚五国的独立,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俄罗斯强迫的。

以国人对俄罗斯的惯常认知,这个国家居然会主动弃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俄罗斯最明智的选择。

由于中亚在地缘结构上游离于俄罗斯整体格局之外,又不属于东欧核心区,这使得该地区的文明特质与俄罗斯有极大不同:民族属性上,该地区土著多为泛突厥系民族,文化上尊奉伊斯兰教,以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截然不同;经济上,由于偏离俄罗斯地缘主轴,该地区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也相对独立,与俄罗斯主体部分的关联度不大。

这种种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对中亚存在天然性的消化不良,维持该地统治的成本偏高。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政治和军事上强力威慑,以压制分离主义倾向;经济上予以补贴,以缓解民众不满——而这都是要花钱的。

正常情况下,俄罗斯当然有这个实力。可到冷战末期,苏联整个国家已经濒临崩溃。冷战结束后,作为接盘手的俄罗斯如果还要强行保留中亚,付出的代价将十分高昂:

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整体实力大幅下降,乌拉尔、南俄两大工业区也陷入深度衰退,这意味着俄罗斯对中亚的地缘影响力大不如前。相应的,中亚各民族的分离主义倾向也会大大增强。这种此消彼长,意味着俄罗斯要维持对中亚的统治,苏联时代的政治军事高压和经济补贴非但不能降低,反倒必须大幅增加。

国家崩盘不可避免、复苏注定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再强行维持对中亚的政治统治,只会让自己不堪重负。甚至,如果最后实在强撑不下去,引发分裂冲突,反倒会把自己拖进更大的泥潭。

基于这种考虑,俄罗斯最终选择了战略收缩,主动放手中亚独立。

事实证明,俄罗斯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苏联解体后没几年,车臣战争爆发,俄罗斯因国力衰竭,在两次车臣战争中蒙受巨大损失。如果当初强留中亚,随着俄罗斯国力的持续衰退,中亚也必将与俄罗斯产生冲突。一个弹丸般的车臣,尚且把俄罗斯拖的筋疲力尽,如果将车臣换成中亚,俄罗斯真就将万劫不复。

而俄罗斯的选择,也最大限度的维持了他在中亚的利益——通过此举,俄罗斯可以继续依靠自己残存的地缘影响力,实现对中亚的事实控制:

这是由中亚的封闭地理环境决定的。

对于身居欧亚大陆内陆腹心的中亚五国而言,除了俄罗斯,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都与他们相隔甚远,且缺乏交流渠道。只有追随俄罗斯,中亚才有能力才获得相对更好的发展。

甚至连国家领土完整都离不开俄罗斯。在之前的《地缘政治44:哈萨克为何铁心追随俄罗斯》中,云石君已对哈萨克的情况作了分析,鉴于其在内部地缘结构存在分裂,使他天然存在分裂的危险,必须依赖俄罗斯这个强大外力维护统一;而从外部形势分析,伊朗和阿富汗塔利班的存在,也使中亚五国面临严重的外部威胁。而有能力为中亚五国提供保护的,只有俄罗斯一家。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俄罗斯才选择让中亚五国独立。这样不仅避免了与中亚独立势力的冲突,反倒获得了他们的好感;而中亚独立后,俄罗斯对它的经济保障义务也随之消失,接下来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俄罗斯也就不必承担相应责任。

中美俄逐鹿中亚——业已衰落的俄罗斯靠什么控制中亚?

只要中亚各国没了怪罪俄罗斯的理由,他们便可以理性的选择国家的发展路径。而理性的选择就是继续跟着俄罗斯混,哪怕在俄罗斯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也依然如此——中亚的封闭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种基于地缘关系产生的依附性,甚至连美国都无力改变。

借阿富汗战争之机,美国将势力打入中亚,并对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等南部边缘国家大肆渗透,一度造成强烈影响。

只不过,美国本土远在东半球,与中亚内陆又缺乏稳定畅通的地面沟通渠道,这决定了美国对中亚的政治和经济影响缺乏长效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美国能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一时掀起颜色革命,但地缘关系的极端疏离,导致美国的影响是艰难且不可持续的。而俄罗斯,则凭借稳定和相对紧密的地缘关系,获得中亚的天然认同。颜色革命在中亚的转瞬即逝,正是俄罗斯与中亚之间这种紧密地缘关系的现实层面反应。

只是,俄罗斯虽能挤走美国,却未见得能挤走中国。几乎与美国黯然退出的同时,中国对中亚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而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俄罗斯却显得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为什么俄罗斯难以阻止中国?中国的出现,又会对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构成怎样的冲击?云石君在下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46篇:逐鹿中亚之第二部分。

分享
发评论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Copyright 2018 52FuQing.co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