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的自由空战比赛,是中国空军空战训练的最高试炼场,而金头盔则是每名中国飞行员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从2012年至今,空军自由空战比赛每年举办一届,每年参赛者有来自不同部队的上百名飞行员。中国空军的自由空战比赛,分为同型机,异型机分别进行一对一,二对二对抗。由于取消了安全间隔,放开了地面指挥,因此更加激烈,贴近于实战,极大提高了我人民空军的空战水平,锻炼了一大批空战尖子。
参赛的三代机机种主要有J-10、J-11、苏-27三种飞机,三种飞机各有各的优势。其中J-10和J-11飞机因为后来者居上的优势,装备了大量新的航电系统、雷达和全新的飞控系统,能够在更远距离首先发现对手,率先发起攻击。特别是J-10的的火控雷达可以在160公里外发现目标,对10个目标进行扫描,并对两个目标利用半主动雷达的PL-10发起攻击。如果搭载是PL-12,则可以对四个目标同时发起攻击。此外鸭翼特性导致其在近距格斗中的机头指向能力和瞬时转弯能力更强,格斗明显优于其他飞机。而相对之下,苏-27飞机则显得过于老气,除了在发动机推力上稍有胜出外,没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飞机性能固然重要,通过这几年的自由空战结果,我们发现,飞行员素质在三代机的比拼中才占到决定的作用。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许利平和蒋佳冀。特别是蒋佳冀,一个不满34岁的80后,连续两年斩获空军歼击机飞行员至高荣誉“金头盔”,是解放军空军飞行员的杰出代表,在空军组织自由空战比赛中,创造了42:0的惊人战绩。而他开的飞机则是三种飞机中性能较为一般的苏-27。
根据权威媒体的报道,蒋佳冀总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保持冷静大胆,不退缩又不冒进, 总是能够在这种心理素质的比拼中在几秒的差距内战胜对手。在一次空战对抗中,蒋佳冀扮演的红军双机苏-27编队对抗由自己同事组成的苏-27双机编队,己方僚机因为是新飞行员,经验较少,很快被对手击落。蒋佳冀临危不惧,先是躲进云层,然后瞅准机会忽然穿出与蓝军长机近距离缠斗在一起,这使得蓝军僚机难以准确分别目标,寻找到攻击他的机会,形成一打二的局面。 战斗从高空打到低空,终于在一个盘旋时蓝军僚机转弯半径过大被蒋佳冀抓住一次机会。而此时他也被蓝军僚机找到了锁定的机会,蒋佳冀迅速发射导弹后进行大G转弯,击落对手并在自己被击中的最后一秒躲过了对手导弹攻击。而后迅速进入云层,从低高度下穿过出现再剩余的蓝军僚机背后,最终赢得了这场1打2的胜利。
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对空战结果也非常重要。据报道,蒋佳冀在空战中常常做出7G的转弯动作,有时候做出9G的转弯也不再话下。在公开报道的好几次空盘旋追逐中,都是对手体力不支做的转弯幅度稍小就被蒋佳冀抓住机会拉近自己的导弹发射包线内,这些源自于蒋佳冀对其自身的严格要求。2014年3月,蒋佳冀随团赴沿海某机场执行驻训任务。只要不飞行的时候,蒋佳冀就每天跑10000米、做1000个仰卧起坐和俯卧撑。驻训期间,队友们常常看见完成了一天紧张飞行训练后的蒋佳冀,一个人在运动场上奔跑,一跑就是一个多小时。短短三个月,蒋佳冀的体重从73公斤降到68公斤。驻训跟他同寝室的飞行员王体说:“他身材特别好,六块腹肌都是很明显的。”这些锻炼让他在飞行总是处于精力充沛状态。
蒋佳冀善于学习,他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系统学习电磁频谱、导弹控制等前沿理论知识,将5万余字的操作手册和机上数字化设备原理烂熟于心。在后来的理论考试中,他始终保持在前三名。这些基本功让他对飞机,空战的理解非常深刻。虽然他驾驶的苏-27飞机并不占优势,但蒋佳冀每次却能扬长避短,利用电子干扰,大机动摆脱等方式使对手无法在中距作战中占据上风,快速突入近距作战,击落对手。在同型机较量中,电子干扰,躲入云层,双机贴近假装一架雷达回波,大G转弯,能量机动和角度机动等各种手段运用娴熟,信手拈来,使对手防不胜防。
获得”金头盔“荣誉的蒋佳冀不但善于空战,而且善于执行多样化的军事任务,高原环境对地突袭,海洋远洋作战训练,大漠突击敌雷达阵地等各项任务每年都在不断训练,适合在我国的各个战略方向进行作战,没有明显的作战盲区。2011年8月,蒋佳冀参加空军体系对抗训练,在面对空、地、电、磁组成的严密防护网时,他大胆利用沙漠地形,贴着地皮飞,贴着沙丘飞,终于出现在敌人后方,终于摧毁目标,可以看出其对预警机探测范围盲区和超低空飞行有很深的造诣。 有军事专家面对42:0的战绩表示不可思议,他们认为只有四代机才能做到这样的成果,然而他们如同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一样再次低估了人的能力,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这句话始终在警醒着各国军队。战争的胜负,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空军自由空战的结果,在这个时代,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空军屡屡参战,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很多优秀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不应当低估的。42:0这个战绩,表明我国空军也有杰出的飞行员,希望将来这些优秀的飞行员进入战场后,也能保留同样骄人的战绩。
全文完,谢谢欣赏。欢迎关注军事微信公众号:云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