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达波为主组成的传感器网络统治现代军事战争领域的今天,反辐射导弹的出现终于给这个传感体系一个致命的威胁,动摇了军事作战体系根本。纵观二战以来的数次战争,从越南战争的中大名鼎鼎“臭鼬鼠”中队装备“百舌鸟”反雷达目标开始,现代战争空军战役集团没有反辐射导弹进行雷达压制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突击突防。
中国军队在海湾战争的巨大震动后开始了反辐射导弹研制工作,按照一贯的思路,我们将目光盯向了俄罗斯。1997年,我国引进了Kh-31导弹的原型弹KR-1用于测试。到2005为止,我国已经拥有超过200枚俄罗斯的Kh-31导弹。专门满足军队反辐射作战和防空压制作战任务。 俄罗斯的kh-31P(X-31)导弹1982年开始生产,1988年开始服役,弹重600kg,长5.3米,直径53mm,采用高爆破片战斗部触发引信,战斗部重87公斤,气动采用传统布局,钛合金十字弹翼和舵面。导弹采取两级发动机级联的方式,尾后装备的4根火箭先点火,然后将速度加速到1.8马赫。火箭发动机自动脱离,导弹自带的冲压发动机开始作用,最终使导弹速度超过4马赫。其寻的装置是用一根安装在平面上可旋转操作的7个螺旋天线组成,2001年我国获得该天线,寻的天线长106.5厘米,直径36厘米。Kh-31p导弹的射程超过110千米,可以搭载不同寻的装置覆盖不同的波段,这些装置在用之前必须在工厂里换好。
我国自行研制的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上述Kh-31导弹基础上做了改进。首先是射程略微有所增加,从110千米增加到120千米。其次是因为俄罗斯集成电路技术较差,元件占体积、重量大,我国对其进行现代化电子技术改造,减轻了弹体积和重量,增大了战斗部,长度从原先的5.3米降为4.7米,直径缩短为36厘米,战斗部则采用了162千克战斗部。这样的改进大大减小了导弹的阻力,使得导弹速度更快,达到4.5马赫。此外,我国重新设计了雷达寻的阵列,使更快更加方便快捷。 两款导弹都可以搭载在苏-27,J-11,J-15和苏-30四款平台上,其中苏-30mkk可作为专业压制敌军雷达平台,挂载6枚kh-31(YJ-91)导弹,战时对敌军雷达防空装置造成极大威胁。因为要兼顾防空作战任务,因此一般制空任务的战机只挂载2枚,而执行压制任务可挂载4枚。这样一个12机(6架制空,6架压制)组成的作战团队,就可以携带36枚反辐射导弹,对敌雷达网形成强大的震慑。迫使敌雷达单位要么关机让雷达失去效应,要么被摧毁。
导弹因为采取了高超音速模式,因此无法在低高度保持巡航状态,但其极快的速度导致任何导弹拦截装置都很头疼。以美军“宙斯盾”为例,其拦截导弹标准-2最大射程为167千米,最大速度为3.5马赫,那么其只有2分钟的拦截时间,而且拦截弹速度要明显慢与我国两款反辐射导弹。 在实战中,往往是载机利用超低空突防的方式突进到距离50千米以内,然后跃升发射反辐射导弹,这样即使对方雷达发现有反辐射导弹来袭关机也来不及了。而我国的几款反辐射导弹发射平台的超低空突防能力都十分可观,可以进行海平面50米以下突防至发射距离。因此“宙斯盾”舰在实战中会面临巨大威胁 。“宙斯盾”要么选择被击中,要么只能关闭雷达。反辐射导弹还会给“宙斯盾”雷达操作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制,使其时刻担心自己被击中,因此往往造成即使对方没有反辐射导弹或者已经用完,也不敢开机的情况。这就给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撕开了一道口子。 可以料想,今后我国的鹰击-91导弹将会如果AGM-88“哈姆”那样拥有单一天线寻的阵列覆盖所有波段雷达,省去更换的环节,还会加装双向数据链,与载机进行实时互动,导弹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它将自动区分雷达和干扰,分级评定威胁程度,在更远距离发射时候拥有记忆定位功能。即使对方雷达关机,也可以凭着记忆位置对其进行打击。一旦这些措施运用完成,鹰击-91导弹必将成为美国航母防空系统的噩梦。
全文完,谢谢欣赏。欢迎关注军事微信公众号:云上的空母。 |